第113章(第2/3頁)

唐氏就笑,“這你就沒我看得開了吧,這院子裏面鶯鶯燕燕,你要是在意,那才叫活不好。我一點兒也不在意她,她走了,我還少個人供養吃喝,這有什麽不好的。”

“若你我命不好,沒生在好人家,被賣給人家做妾,你願意跟主母住還是願意跟兒女住?推己及人,我肯定願意跟女兒住。”

她感慨,“她也是命好的。”

曲陵侯夫人心中頗為感慨,“她們遇上你,才叫命好。”

唐氏嘖了一句,“別了,我也不是個好的。”

曲陵侯夫人便不再說這個,問:“你家侯爺還沒好呢?”

文遠侯出門訪友遭賊偷的事情已經傳來了。本來也不用傳這般快,但是最近折家的姑娘出名,所以連帶著他也出名了。

唐氏說起這個又生了一頓氣,最後道:“我讓人往他藥裏下了幾片黃連,讓他喝的時候受受罪。”

黃連是真苦。但這個家裏很快,不止折和光喝黃連,在京都下第一場雪的時候,就連三個姑娘也喝了起來。

折珍衣是氣的,她上火了。這些日子她和折萱衣以及其他的姑娘們都在拜訪各家夫人為慈幼堂籌銀子。

她們籌銀子,便有其他人幫著去定制棉衣棉褲以及過冬的食物。

又因前幾日下了一場雨,屋子裏面漏了雨,秦青鳳還親自上房把瓦片給修整好了。

一切都很順利,但是誰知道這些棉衣竟然是發黴的,反正是放壞了。折邵衣親自去收的棉衣,她當時就覺得不對勁。

一問才知道,買棉衣是寧國公家的五姑娘帶人做的。

寧五姑娘是這個月才來的,本來買棉衣的差事也不是她來,後來另外一個姑娘病了,她才接手。

在買的時候,她一個人做主,也沒跟其他人說,直接買了需要處理的棉衣。

買棉衣給的銀子,她也沒有克扣私吞,而是直接拿去買茶具了。

沒錯,茶樓終於修建好了,但是大家並沒有籌銀子購置茶具和家具,而是商量好了,你帶屏風來,我帶茶碗來,你一點我一點,這屋子裏面便儒雅極了。

這個主意好,當時大家敲定主意的時候寧五姑娘沒說什麽,沒人知曉她膽子這麽大,直接就將眾人的臉面撕了下來,自己做了主。

幸虧在送到慈幼院之前,折邵衣不放心還看了一遍,不然那些發黴的棉衣,有些衣裳裏面的棉花甚至被掏空了,都會被送去慈幼院。

折邵衣當時臉色就沉了下來。姑娘們鮮少見她發脾氣,她這一沉臉還挺唬人的,有一個姑娘還吐吐舌頭,“好似見到了太子妃。”

但她出身畢竟太低了。寧國公家的姑娘坐在那邊一點也不怵。她笑盈盈的道:“折九姑娘,你也別氣,這衣裳啊,只是我低價買來的,聽聞往年也是賣給慈幼院,那掌櫃的說,這些孩子沒有家,有件棉衣穿就不錯了。”

“但我想,孩子的命也是命,往年穿這般的衣裳,想來能活下來的也少,今年有了我們,可不能再死人了。”

折邵衣就問,“所以你是想自己捐棉衣給他們?”

寧五點頭,“是啊,正好我母親的嫁妝鋪子裏面就有做棉衣的,便給他們吧,都是捐的,也不用籌銀子了。”

她道:“咱們這次籌的銀子也不多,去買別的不夠,便只好買了一些茶碗。”

其他姑娘看她的神情就很驚訝。

在座諸位,哪個姑娘家裏拿不出這些棉衣?但是誰也沒有想過讓誰家捐。她們這些人早說好的,這事情要千秋百世做下去,只有靠大家的努力,不能固定的今年你家捐,明年我家捐。

天下難道只有一個慈幼堂嗎?

當然不是,她們是要天下每一個慈幼堂都有棉衣穿。

所以這次捐銀子,也不是只拜訪了世家大戶,小門小戶也是做了賞花宴,請了各家夫人姑娘們來,請她們認捐。

她們的名字也會寫在功德碑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們不讓人多捐。多捐就沒有意義了,那是逼著人家捐,人家捐了,心裏指不定有所求,恨著人。

她們便帶頭做主,一家一個姑娘,最多只捐十兩銀子,這看著不多,其實不少了。

折邵衣算過了,十兩銀子對她們這種人家,乃至有點小財的市井人家,都算不得多。

這次還有捐了一錢銀子的,那是個從慈幼院走出去的姑娘捐的,她如今在富貴人家家裏做丫鬟,聽聞了此事,便將自己存了一年多一錢銀子托她的主家送了來。

寧五姑娘當時不在——她本來也沒有管這事,所以不知道有這事。但當時在場的姑娘都很感動。

這銀子很珍貴。它的意義不一樣。

這銀子就該用來買棉衣的,只能用來買棉衣。

都是京都城墻裏面長大的姑娘,誰還不知道誰的小心思。寧五的心思誰都知道,又見她身邊站了幾個,心裏就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