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賴瑾把沐耀派去找陳郡郡守借路後, 便開始準備招兵的事。

野溝子縣有十幾萬單身漢,沒家沒累的,俱都是青壯, 不缺兵源, 但是,他上個月才把人派去開地墾田,田還沒開完呢, 又給招回來, 跟兒戲似的。

當初給輜重營運糧的五萬苦力,願意放棄每月五百錢的待遇,選擇回去開地種田,再給五百錢一個月,根本招不回來的。強征就更不行了,村裏的民兵可是有戰鬥力的。

他們在路上養得精壯, 如今又劃到各村成為民兵, 跟在軍隊中一樣每天操練一個時辰,家家戶戶都有鋤頭, 那也是鐵器, 拉出來幹仗。一個鬧不好,先把自己幹一波, 不劃算。

強扭的瓜不甜,想讓他們拼命,就得給夠待遇。

如今想把他們召回來, 那得給正規軍的待遇,僅兵卒的開銷就是一個月十萬貫, 軍費開銷得直接翻倍。他手裏能動的錢, 不擴軍的情況下, 最多再撐兩三個月俸錢,都得靠去搶馬來維持開銷了,現在擴軍,軍費都得把他壓死。

賴瑾原本是想開地種糧養民,把各項生產加工作坊開起來以商貿養軍,可計劃沒有變化快,眼下作坊這一塊還在純投錢。人家都要打上門來了,他如果還搞經濟發展那一套,那就是自找死路。

戰亂之下,哪來的經濟。

他現在最好的出路就是以戰養戰,可是以戰養戰,必是生靈塗炭。大盛朝的百姓已經夠苦的了,要是再卷進戰火中,又得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哪怕他不想傷百姓,雙方俱都得從百姓中招兵,打起仗來,戰亂之地,地都得荒,多少人得流離失所。

他下征兵命令把各村的民兵招回來容易,但那麽多人一旦入營,便不可能再重新卸甲歸田了,那就是一支出鞘必飲血的劍,會有無數人、無數的家庭為之付出血的代價。

賴瑾知道形勢讓他沒得選擇,他得讓自己、讓鎮邊大軍活下去。大盛朝的戰亂,才剛剛開始,沒他這場仗,還會有別的。

簾子掀開,有人進來,喚了聲:“將軍。”

不是賴喜的聲音,是阿福。賴瑾擡起頭,就看到阿福滿臉胡茬子,整個人風塵撲撲的,一副底層行商的穿戴。他站起身,問:“你怎麽……怎麽這副穿戴,出什麽事了?”

阿福說:“我剛從青陽郡回來,混在陳郡買茶的隊伍裏回來的,孫潛和他貪得的錢財俱都拉了回來。將軍,出大事了。”

賴瑾見他神色不對,心中已有猜測,道:“說!”

阿福道:“博英郡侯有陛下詔書,要剿我們。詔書內容我不知道,但博英郡侯帶了五萬兵馬,已經出了青山郡,在隔壁的青陽郡,跟青陽郡合兵了。青陽郡出了五千郡兵、五千縣兵,再加豪族的私兵,有兩萬人。我花重金打聽到的消息是,博英郡侯說,打下鎮邊大軍,他只取三成。”

賴瑾頓時了然,這是要聯合沿郡各家,先幹他!

博英郡侯分三成,其下各郡縣分七成,俱都能有肉吃。都知道他富,打他絕對比打陳郡富得多,他又缺立足之地,無任何城池可守,且先合兵把他幹了,以剪除最大的威脅,一舉兩得。

從博英郡侯的青山郡出來,要經過青陽郡、平川郡、廣庭郡、臨江郡、魏郡、淮郡,然後才到陳郡。

青山郡五萬人,再加上其它六郡各出兩萬,至少能聚集十七萬大軍。都知道他有二十萬人,其中大半都是青壯,博英郡侯湊出的兵馬絕對不會低於二十萬。

這將是場惡戰。生死面前,賴瑾心中的那點不忍俱都化成了滔天殺氣。

他喚道:“阿喜!”

副侍衛長賴喜進帳,抱拳:“在。”

賴瑾叫道:“傳令各營千總、都尉,軍帳議事,將寶月公主也一並請來。”

副侍衛長賴喜抱拳領命而去。

賴瑾問阿福:“老賈呢?”

阿福說:“留在後面打聽消息,他叫我帶著錢財先行趕回來報信。”

賴瑾點點頭,道:“你下去休息,待休息好再過來。”他轉身回到桌子前坐下,磨墨,寫征兵書。

如果他養著十萬大軍什麽都不幹,開銷能拖死他,但只要動兵,何愁進項。

不一會兒,眾人俱都來到帳篷中。因為調走兩萬人去草原和建防線,如今軍中還剩下三萬兵,共有三十多位千總。五位都尉中,如今只剩下後軍都尉周展還在大營中。

他們進入帳篷,便見賴瑾坐在主位,左手按在桌子上,身子呈威脅之勢略微前傾,渾身散發出凜然氣息,猶如一柄煞氣騰騰的劍。他離滿十四都還差月余,卻讓他們面對坐在帳中的成國公時的感覺,大將軍賴瑭要沉穩內斂得多,沒有他這般的鋒銳之氣。

賴瑾擡眼掃向眾人,凜聲說道:“從現在起,軍中所有銅錢都用來鑄成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