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賴瑾沿途不斷收攏派到各縣打豪族的隊伍, 派出小股隊伍將繳獲的金子銅錢布帛等貴重物品拉到淮郡郡城交給蕭灼華,糧食則全部隨軍拉往魏郡的虎城縣。

每家豪族都會留有防備災荒的保命糧,囤得足足的, 即使淮郡豪族看著今年是豐年, 在五月份的時候賣了不少糧給賴瑾,留在倉庫的保命糧也一顆沒動,如今拉出來, 足夠二十萬大軍吃到明年。

大盛朝地廣, 產糧地多,糧食現有人口綽綽有余。百姓過得苦,是因為豪族把糧都收走了,寧肯爛在倉裏也不肯分給賤民。在他們看來,給賤民一口能活命糧就足夠了。

百姓們交的各項稅加起來占比達到七成,最多只能留下三成養活全家老小, 遇到災年只能靠賣兒賣女賣自己活命, 賣不出去的,常有餓死者。

如今各千總掏空豪族們糧倉, 翻出來的糧食, 多到推車都裝不下,只能用挑子挑。

打仗, 不僅是打兵,更是打糧!沒糧,那就跟淮郡的守城兵一樣, 餓到手腳發軟沒力氣,一天不到就被攻破了。

他們不嫌重, 盡最大限度地運糧, 運不走的就統一存放在縣城糧倉, 等著回頭調糧來拉。

出了淮郡便是魏郡的富水縣,再往前走,就是黑石縣,之後才到虎城縣。

一條兩列馬車寬的官道貫穿沿途,道路兩側是農田、莊稼地、山、湖泊、小湖,一鄉一風景,變化頗多。

通往各鄉、各裏的小路、岔道挺多,大部分都只有三四尺寬,單人推的小推車足夠兩輛車交錯而過,但那種五六尺寬的大糧車很難過去,遇到點窄的路段,連下輪子都沒地兒,很容易翻到田地裏。

田間小道旁還種滿用來養蠶的桑樹,枝繁葉茂的,也對運大糧車形成阻礙。

大軍找各鄉的塢堡,都不需要斥侯探地方,順著足夠跑馬車、大糧車能過去的寬敞的路找過去,一找一個準兒。

如今往魏郡去,沿著官道走就成了,反正只有這一條能夠供大軍行走的大道。

因為有沐耀提前去了虎城縣駐防,賴瑾算著趕路時間走,並沒有什麽擔心的,悠哉地坐在馬車上看風景。

天氣炎熱,馬車簾子都掀起來通風散暑氣。

周溫作為參軍,幹的是幕僚的事,但出謀劃策都派不上用場,無用武之地,很擔心哪天賴瑾就不設參軍了,因此格外積極。他蹭上賴瑾的馬車,講起各種典故。出謀劃策用不上,深識淵博,見多識廣,總是還有些用途的。

他將手裏扇風的羽扇指向道路一側,說:“從這過去,有一座黑石山,山裏有一種黑色石頭,能煉燃燒,能煉鐵……”他的話到一半,忽然見到賴瑾打個激靈,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看他著,嚇得打個哆嗦,趕緊道:“我……我只是略有聽聞,不曾親自前去瞧過。”

賴瑾很懷疑周溫說的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煤炭。他趕緊翻出地圖去查看黑石山的位置 。

他見到黑石山位於離這裏只有十幾裏地遠的黑山鄉,很近,當即叫道:“停車。”叫阿福牽來他的馬,帶上三千衛隊和周溫,沿著毫不起眼的鄉間小道往裏去。

這路窄到馬車根本過不去,只能騎馬或步行。

周溫騎在馬上,又是忐忑又是期待。將軍家裏世代掌兵,而煉鐵與兵事休戚相關,他應是有所耳聞的,聽聞此事必然關心。若此地確定有煉鐵之物,就地開采,怎麽都比伐樹燒木炭要便宜些,多少也算是點功績。若是沒有,叫將軍白跑一趟,萬一貽誤戰事,自己可得受過了。

十幾裏的路程,沒一會兒就趕到了。

面前是一片約有幾百戶人家聚集的地方,周圍都是些低矮的草棚頂破房子,中間有一片高墻黑瓦的宅子。

村子裏靜悄悄的,連點聲音都沒有,想也知道八成是逃到山裏躲避兵災去了。

賴瑾看了眼村子,比起沿途其它鄉要窮得多的樣子,不像是有煤富到流油的樣子,但想想當地豪族的作派,再富,跟賤民們有什麽關系?

周溫翻身下馬,從路邊撿起一塊石頭,弄幹凈上面沾的泥,遞給賴瑾,說:“將軍,黑石山裏產的黑石,想必就是這個。”他暗松口氣。有就成,說明自己不是道聽途說,確實有這樣的東西,至於是不是真的能煉鐵,還得試試才知道。

真是煤炭,明顯是運煤時掉到路邊的。賴瑾扭頭吩咐隨從:“散開找找,看看地上還有沒有。”

阿福一揮手,眾侍衛當即散開,沿著道路兩側,找了半天,零零碎碎的撿到不少黑色的石頭渣子,拿去給賴瑾。

阿福將撿來的石頭捧在手裏,呈到賴瑾跟前,說:“地上掉了許多,零零碎碎的都讓踩到泥裏去了,顯是經常有人背著這些黑石頭路過。”路太窄,又沒有車轍印,只能是背或者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