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軍帶著輜重趕路速度慢, 賴瑾不願把時間耗在路上,帶著衛隊,輕裝簡行趕往淮郡。

沿途的修路工程才剛開始, 只把舊路上坑坑窪窪的地方填平, 讓馬車能夠順利行駛,不會再動輒就陷在路上的大坑裏,或者因為坑太深撞壞車軸、車輪。

賴瑾規劃中的修路, 是一個出動數萬戰俘, 至少要修上好幾年大工程。

他打算把占下來的地盤道路全部打通,要從邊郡一直修到魏郡跟臨江郡交界的界碑處。

從陳郡到臨江郡都是有官道的,但太窄了,並且很多路段沒有人維護,全靠往來商隊陷在路上的坑裏時臨時弄點碎石來填上,但很快就又壓壞了。路窄, 兩輛馬車交匯都困難, 經常堵住,得一方往後退挪到地勢較寬闊的地方, 讓另一方先過去才行。

偶爾遇到兩家不對付的, 或者是地位差不多,不願低人一頭退後給人讓路的, 堵上大半天都是常事。以前馬車金貴,錯車的時候不多,將將就就也夠了。

可如今賴瑾要打仗, 要發展經濟民生,得來來回回調派物資。

有了從草原擄回來的馬, 建起運輸隊, 他手底下有軍用的馬車運輸隊, 蕭灼華手裏有跑淮郡到野溝子縣運輸作坊產出的民用運輸隊。這些車隊天天跑在路上,以前的路是真不夠用了。

目前局勢未穩,戰俘放回去全是不利因素,正好派出來修路。

道路每天都要用,必須保持暢通,因此采取的是先把舊路修平整,把那些容易陷在坑裏的地方運來碎石頭填平,再把路基加固,使得路面保持平順,之後才是把路拓寬。

拓寬路等於在舊路旁邊新開一條跟原來差不寬的路,官道、縣道都要擴一倍,鄉道也要擴到夠馬車跑。生產力落後,全靠人力挑土鑿石頭,工程進度極慢。

路修好了,對後世也有利。賴瑾把修路的開銷控制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讓他們慢修。

他回去的時候,順便檢查沿途修路的情況,沒見到有豆腐渣工程。

畢竟天天都有運輸輜重營的馬車來回跑,邊修邊用,如果有豆腐渣工程,當天就得把路碾爛。

要是因為道路問題延誤戰事,負責監督修路的什長、佰長到千總,一個別想跑。路邊有裏程碑的,記載有哪些人在什麽時候修的這段路,幹好了,那是供後世瞻仰傳頌的功績,幹不好,順著裏程碑上的名字追責。

幹活的人是俘虜,碑上有名字的這些人只需要負責監工,為了腦袋和傳世功績,自然是緊抓質量。

賴瑾在檢查道路質量的時候,也檢查了俘虜的吃住,都還過得去,沒什麽克扣情況。俘虜幹活雖累,但對於家兵、仆奴出身的人來說,都還在可承受範圍內。有小豪族出來的,從來沒幹過苦力活的,受不了要逃跑,有被抓回來當眾打死的,也有就地斬殺埋在路邊的。

修路的都是男丁,女俘虜和孩子都由蕭灼華安排去了作坊。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及他們的女性監護人,免死。賴瑾並不擔心他們長大後報仇,想他死的人多了去,無論是從身份地位還是實力都輪不到這些人來找他的麻煩。

他花了小半個月時間才抵達淮郡郡城。

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正下著雪。

過完年天氣會逐漸回暖,過了正月才到開春時節,枝頭開始抽嫩芽。

賴瑾的馬車停在寶月公主府前,他掀開馬車簾子,便見蕭灼華連披風都沒穿,急匆匆地從府裏出來。

屋子裏有炭火,烤得人暖融融的,出來讓冷風一吹,怕不是想得風寒感冒。醫療條件這麽差,一場感冒都能要人命。

賴瑾左手爐子,右手披風,跳下車便把爐子塞給蕭灼華,又給她裹上披風,說:“你當心凍著。”

蕭灼華解釋道:“到發年終獎賞的時候了,作坊的已經發下去,軍中將士們的,吃食待遇,加餐,我已經安排下去,但錢上的事……”她看了眼賴瑾。軍中的事,得他發話才行。“聽聞邊山防線中有議論,說是他們賣命,難道連作坊女工都比不上,五姐和六姐亦都來了信。”這會兒送信的人和野溝子縣交年報的大管事都在堂中,剛說到一半,聽到賴瑾到門口了,趕緊迎出來。

賴瑾說:“這事我來辦。余修已經把他們去年的軍功核算完,回頭送到你那裏。”他邁進府門,問:“舅兄呢?住得可還習慣?”

蕭灼華輕輕地嗯了聲。她哥那性子,有個安穩的地兒待著,不用擔驚受怕,就已經很滿足了。以前他在京裏時,就經常閉門不出,最多就是常到她和母妃那裏。如今他住在她的府中,自然自在。

賴瑾說:“習慣就好。”他繞過影壁,就見到正堂中還站著許多人,男男女女都有,有穿著官服的,也有穿著作坊大管事服飾的,顯然正在議事。他對蕭灼華說道:“那你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