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老成國公帶著一行人, 走了十來天,還在臨江郡的路上陷著。

他們從淮郡、魏郡出來,道行平坦好走, 馬車一路小跑, 絲毫不顛簸,孩子們躺在馬車裏,醒了蹦蹦跳跳玩鬧, 累了就睡, 非常好帶。沿途每隔三十裏地便建有客棧,無論是吃食住宿都方便,趕路的時候都能吃上口熱食,喝上熱騰騰的肉湯。客棧裏現成的熟食、蒸菜,做好後放在灶上熱著的,去了買到就能吃, 不會耽擱趕路的時間。坐著馬車, 每天能輕輕松松地跑一百多裏路,比急行軍的速度還快。

出了淮郡, 踏上臨江郡的地盤, 趕路簡直是場災難。

路上大大小小全是坑,車轍印壓到能把整個輪子陷進去也不見有人修。這若是在淮郡、魏郡, 路上有個小坑,都會讓有道路維護人員搬來碎石子填得平平的。在臨江郡,車輪子陷在泥坑裏, 只能讓車上的人下來,再連人推帶馬拉, 將馬車弄出來。路上有坑, 只能自己去到路旁找石頭, 填上,讓馬車先過去,等走過了有坑的路段,人再上車。

孩子在車裏睡得正香,給抱下車。地裏鋪得暖和,又有暖爐,孩子們在馬車裏睡得舒舒服服暖暖的,一出來,大冷的天,讓風一吹凍醒了,哇哇哭。有孩子不願下車的,嫌地上臟都是泥濘,嫌外面冷,老成國公才不慣著他們,上前去把人揪下來,那鬧騰得又是踢腿又是打人,還要嚷嚷著要阿爹。

他怒聲道:“再鬧騰,我親手送你們去見你們阿爹。”

一群孩子不知道死是什麽意思,以為是真能見到阿爹,破泣為笑,興奮激動,恨不得插翅飛過去。老成國公瞧見他們那樣子,是真心酸又心累。對著這麽一幫喜歡蹦蹦跳跳的孩子,又經常在恍惚間看到小七。

他養了七個孩子,就小七是最淘氣的,其他幾個在他跟前連大氣都不敢喘,老大是穩重,老二專跟他對著幹,老三是老實,最聽話的就是他,老四有自己的主意,因為是他的第一個女兒,養得很有長女的穩重勁,老五和老六成天看著小七在幹嘛,一有好玩的、好吃的就湊過去,讓小七帶她們玩,每回闖禍都是一逮逮三,有時候這三個還得拉上老三。

小七還特別理直氣壯地問他:知道什麽是小孩子天性嗎?小孩子的天性就是要蹦蹦跳跳到處玩鬧,不能打鬧不能打滾的孩子是沒有童年的,沒有童年的孩子是會不幸的。童年過得好的孩子,心裏有光,能照亮一輩子的黑暗。童年過得不好的孩子,心裏是黑暗的,一生都在尋找那份失落的光明。我上輩子的爸媽,我要星星不給月亮,要看雲海,立即帶我坐飛機,特意挑早班,在大早上飛到高空看雲,帶我去爬山看日出。我們還可以順便旅遊,早上看雲海,傍晚潛水看海裏的魚和珊瑚群。你看你教孩子,除了打就是罵,都不陪他們玩,也不帶他們出去看風景,好失敗的勒。

他在提到他父母上輩子時,他想到他說的那句話,“對著喜歡的人,看到、提到他們的時候,眼睛裏會泛著光。你的孩子看到你,提到你,眼睛裏只有害怕。好失敗的勒!”他在小七說到他爸媽帶他飛、帶他玩的時候,看到他眼睛裏有光。他在這群孩子提到他們的阿爹時,也看到了光。那是眼神泛亮,帶著驚喜、渴望的眼神。

小五和小六是跟著小七長大的,她們就像小七說的,眼睛有光,心裏有光的人,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負。她們說將來長大了要當將軍,要帶兵打仗。後院女眷,哪有能帶兵打仗的,便是當年的沐真親率兩萬大軍跟著蕭赫打京城,指揮軍隊調動的是蕭赫,不是她。

可沒想到,她倆趁著京城亂,提議去看四姐,卻是只在老四那歇了下腳,就跑到了小七這,一回頭,帶著兵打到了草原,這份敢沖敢闖的魄力,便是賴瑭也沒有的。那光,是勇氣,是無畏,無懼。

老二不爭氣,覬覦嫡母幼弟的產業,臨戰棄城逃跑,卻是幾個孩子中,除小七外,唯一敢跟他頂撞對著幹的。他走上了小七說的教育失敗下的另一條路,擺爛。

用小七的話說,就是:沒希望啊,這不讓幹,那不讓做,怎麽走都找到不出路,還能怎麽辦,擺爛唄。你就說,不讓襲爵不給家業,那就讓我自己去闖唄,我憑本事掙,就算是掙不來,好歹我努力了,哪怕失敗我也認了。你不給東西前程,又把人管得死死的,這不要讓做那不讓,我能做什麽?當廢物唄!你這樣子養孩子,容易養來養去最後養成仇。做父母的,得教會孩子飛,要讓他們想怎麽飛就怎麽飛。

他瞧見老二那樣子,明知道是細作,就跟他對著幹,故意跟細作生一堆孩子來氣他,寫信告訴他,“行啊,你殺細作,那你先把兒子和你的孫子們一起殺了唄。”他知道小七是對的。後來,他聽小七的,放他飛。讓他去邊郡,帶著兵,帶著錢,想怎麽飛,就怎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