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沐瑾的時間緊, 出了魏郡郡城後,帶上方稷,在近侍和五百騎兵衛隊的保護下往回趕。

他聽說淮魏陳三郡的變化, 早就想來親自瞧瞧, 如今真是大開眼界。

路旁入眼望去全是看不到頭的莊稼地,就連山坡都開墾成一垅垅的,種上了蔬菜作物。稻田裏的水稻苗長得綠油油的, 遠處還能看見有水車在吱嘎轉動, 田間的水渠裏清澈的水潺潺流敞,水草叢中還有小魚群鉆來鉆去。

寬敞的道路,再加上邊郡從草原弄來了許多牲畜,使得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牛羊,路上更是牛車、馬車絡繹不絕,就連農人、平民出行也都坐上了牛車、馬車。鐵制的架子, 罩上層做帳篷的防雨布, 人坐在車裏不怕風吹日曬,馬匹小跑前行, 人們在馬車裏安然而坐。

這景象入眼, 看得方稷感慨連連。別說他手底下的見識過魏郡、淮郡模樣的官員、大管事,就是他自己看到如今的魏郡這繁花似錦的模樣, 信了沐瑾所說的,他要的是豐衣足食國泰民安。

最令他動容的不是地裏的莊稼,路旁的果樹鮮花, 而是道路兩側新建了許多磚瓦房,這些房子有房有院, 門口大敞開, 掛著醒目的招牌。有做吃食買賣的, 有賣磚瓦的,甚至還寫著包送上門等字樣。十幾戶人家,聚在道路兩側,做著各式買賣,其中一戶寫的還是農家樂。

方稷停下來歇腳,給馬喂水的時候,瞧見旁邊的招牌有點奇怪,好奇地指向“富貴農家樂”字樣,問沐瑾:“那是什麽?”

沐瑾看了眼,說:“可能是我手底下哪個兵卒子退役後搞出來的吧。”把農家樂是什麽解釋給他聽。

方稷“噝”了聲,說:“這不就是平民莊園麽?”

沐瑾道:“差不多,不過又有些不一樣。這邊的人家少了點,最好能有個十幾戶聚一起做餐飲買賣,弄成美食村或美食街,人們出於好奇、從眾心理,便會聚過來。可別小瞧這買賣,做好了,足夠尋常小老百姓發家致富買馬配車修大宅子。”

他倆正說著話,前面村子裏的人也在探頭探腦地望向騎兵衛隊,似乎還在議論什麽。

緊跟著,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騎著馬過來了,穿的還是村長的官服。

村長的品級是九品,屬於官職中排最末的。

在沐瑾的治下,村長、鄉長,大多數都是由退伍的伍長、什長擔任。

他們不僅要管一個村的經濟民生,還要管治安,包括訓練村民作戰。男女老少都得參加作戰訓練,家家戶戶都配有長矛,許多人家還有長刀、腰刀等。

沐瑾會管制熱武器、化學品等,不打算把刀子弓箭等冷兵器納入管制範疇。一來,打著仗,到戰事吃緊的時候,治下的百姓拿起武器就能作戰殺敵。二來,老百姓想不受欺負,得手裏有點自保的武力。他手裏有軍隊,不怕老百姓富起來後跟他對著幹,真要有那種富起來就飄了想幹他的,打就是了。

騎兵護衛見到村長過來,按例上前攔住。

沐瑾喊了一嗓子:“讓他過來。”

村長只有一條腿,另一條腿的骨頭碎了,為了保命,截了。他拿起掛在馬鞍上的拐杖,快步來到沐瑾的身邊,激動地抱拳行禮,叫道:“將軍。”

沐瑾指向前面的農家樂,問:“你開的?”

村長應道:“回將軍,是我開的。我在這村子任職,包了村子裏的魚塘,租了塊地,開農家樂。”說罷,熱烈邀請他們前去。

沐瑾並不禁他們做買賣。

大家都想賺錢過好日子,明面上禁了,暗地裏也會有,不如都拉到明面上來統一管理。

他采取的是異地為官政策,老百姓手裏有刀,官員背景離鄉的,想要欺壓百姓,得先問問當地百姓的刀答不答應。百姓太橫的話,朝廷有郡兵、縣兵,有律令,那也不是吃素的。雙方都有拳頭,遇到什麽事自然就能好好說話了。

沐瑾出來這一趟,本來就是想看看外面的情況,對此並不拒絕。

不過,安全還是要注意的。

賴福先帶著人過去排查了一圈,確定沒有危險,又安排好護衛防守,這才將沐瑾他們請過去。

至於吃食就更加小心,由副侍衛長賴喜在後廚盯著做的飯菜,連水都是他派侍衛去提的,水提上來後,先扔了條魚進去,那邊做著飯,這邊看著魚夠不夠鮮活。飯菜盯著做,出鍋之後,由侍衛端上桌。

沐瑾對安保還是很放心的,趁著做飯的功夫,在農家樂附近溜達,這地兒看起來就是個小農村,但收拾得很幹凈,且景色宜人。

農家樂旁邊就是蓄水的大池塘,裏面養有魚,還有鴨子和鵝,共有二三十只,在水裏遊來遊去。房前屋後就是菜地,種的全是當季蔬菜,還有瓜果,菜地裏還有散養的走地雞在吃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