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四道城門口當天下午就清理了出來, 之後便是將糧食、秋衣運到各個城門口好讓城裏的人看完,同時派宣傳兵進城,挨條街巷向他們喊話, 讓各地招來的新兵在明天早上到四個城門口排隊領糧食和衣服, 跟著同鄉們一起回去,大將軍會派兵一路保護,確保他們順利到家。朝廷已經派了官員抵達各縣、鄉、裏, 他們回去後, 會給他們分配耕作的土地,以後地裏的收成只需要交三成……

出自各郡的老兵,你們是戰俘,按照慣例,需要分派到各自家鄉所在的郡縣修路、挖渠、挖蓄水池,幹滿三年即可歸家, 期間家人也可來探望。服完勞役回家以後, 你們就是平民,可以種地、經商, 你們的子孫後代可以從軍考官, 若有出息者,改換門庭為官做將亦不在話下。

宣傳兵扛著大喇叭邊走邊喊, 所到之處,人們紛紛聚集,聽著他們的喊話。

來自各郡的兵卒們聽著宣傳兵的喊話都有些不敢相信, 還很心動。當俘虜幹活,一日三餐管飽, 四季衣裳管穿暖和, 五天一頓肉食, 若能評優者還得有錢財、減免勞役期限等獎勵。當俘虜只用賣力氣,不用賣命,吃食待遇甚至比現在當比卒還好,而且修的是自家附近的道路、水渠,受惠的也是自家人和鄉鄰,並且很快就能還鄉,比起打仗送死可好太多了。如此一來,大部分兵卒都不想再打下去,老老實實等著大將軍的軍隊進城。

有一些貴族出身的人想到以後將會一所無有,還要跟這些兵卒們一起服牢役,心裏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對於上頭的投降舉動十分不滿,意圖逼他們跟沐瑾繼續打,帶著家兵武仆去截殺街上的宣傳兵。

宣傳兵進城,既是安撫,也是試探,對此早有防備。他們能被挑出來,不僅僅是因為嗓門大,更得應變能力強、腦子轉得快,面對各種突發情況應付得來。

一群宣傳兵們第一時間按照軍陣隊形排好,扔下牛皮喇叭,取下背在身後的單手盾握在左手間,長刀帶著不方便,換成腰刀懸於腰間,如今遇到襲擊直接拔劍出鞘。

他們在排列好隊形的同時,已經看清楚來人不到百人,而宣傳兵是以一個什為單位行動的。

人數差距有點大,一群宣傳兵卻並不慌亂,他們采取什長打前鋒,左右各一個伍的隊形,兩個伍的兵卒側身背對著背,跟著什長直接迎著沖殺過來的人撲了過去。

隱藏在人員中的接應人員早發現了這批人,早就撒開網等在周圍,就等著他們跳出來後一網打盡。

宣傳兵和接應人員,對這批跳出來截殺的人形成內外夾擊,只在頃刻間的功夫,便把他們撂倒。

對於這群刺客,他們都懶得留活口,把地上還能動彈、喘息的通通給抹了脖子、割下耳朵記成戰功。三個什的什長把這群斬獲戰功分配完,取出攜帶的醫療包迅速包紮好傷口,繼續該幹嘛繼續幹嘛。

宣傳喊話特別費嗓子,一群宣傳兵喊了一個時辰,收工,換人。

……

宣傳兵在城裏喊著話,新兵們紛紛朝著城門口匯聚,順著指引排好隊,到領取衣服處接受詢問檢查。

詢問是問,來自哪裏人、以前是做什麽的,家裏有些什麽人,再脫下衣服檢查身上、雙手雙腳,檢查過關的,立即發放半新舊的秋衣,去到指定的帳篷處換上。

帳篷處立有牌子,上面有字,但他們不認識,把守帳篷的兵卒會告訴他們:“這是你們老家縣城的名字,等到人齊之後,會安排你們跟著同一個縣的同鄉回去,親自把你們送回到家。”

他們在帳篷裏換衣服時,會相互打聽,還真是來自同一個縣的。即使有些木納不願說話的,遇到同帳篷的人詢問,也會答上幾句。

還有些人很好奇,問,剛才脫衣服檢查時,怎麽有人被抓走了?

一群人猜來猜去,都不知道。

帳篷裏負責維持秩序的兵卒看不下去,說:“我們都是貧苦出身,從小打赤腳,腳底、手掌全是厚繭子和細碎裂口。那些豪族出來的,細皮嫩肉的,脫衣服一看就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想混在新兵中逃出去,自然被揪了出來。還有一些老兵,也想冒充新兵混過去,可老兵握長矛、兵刀磨出來的繭子跟新兵幹雜活磨出來的又不一樣,而且各郡精銳,待遇再苛刻,經過這幾年練兵也養得壯實起來,脫下衣服滿身肌肉,哪像你們,脫下衣服瘦得像排骨成精。”

一群窮苦出身的新兵們這才明白過來。

他們換好衣服,出了帳篷,便瞧見不遠處還架起鍋灶,正在煮著熱騰騰的食物,之前出來的新兵已經領到食物,正在大口吃嚼。

一群人紛紛過去,見到有穿著盔甲的兵卒在發饅頭,同時大聲吆喝道:“沒吃飽的可以繼續來領,我們大將軍說了,既然到了他這裏,就斷沒有再餓肚子的道理。連續好幾天沒吃東西的,先去喝肉粥緩緩胃,以防撐裂胃枉送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