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就在沐瑾從長嶺山中出來後不久, 一輛帳篷式樣的由十六匹馬拉的大馬車駛了出來。

這馬車的輪子足以到成年壯漢的胸口,其寬度能夠占據兩輛馬車的車道,車棚呈帳篷式樣, 上面插著寫有“主將”二字的大旗正迎風招展。馬車三面敞開, 居中設主座,兩側設客座,正前方則是一平台, 台子兩側立有戰鼓、掛有銅鑼。此刻, 鼓手已經立在戰鼓旁,雙手握緊戰鼓,目光落在賴瑤身側手拿令旗的旗官手上。

賴瑤坐在主位上,拿起望遠鏡查看戰局。

她的主將行軍大帳位置高,看得遠,一眼望去, 將戰況盡收眼底, 見到沐瑾和姜祁都朝著對方去,心中迅速做了決斷。

她當即下令:“火速命令騎兵切中路, 拿下姜祁!”

旗官立即揮旗, 報出:“騎兵,切中路, 斬賊首”三個旗號。

鼓手聞令,先是一齊大力敲動一聲鼓響,表示切鼓令的意思。戰場上的淮軍聽到鼓聲響, 都下意識聽向鼓令,然後便聽到連續兩聲鼓響, 知道是騎兵的鼓令。

戰場上的騎兵聽到鼓令, 一邊迎敵, 一邊聽著後面的命令,待聽到切中路、斬賊首的鼓令,激動地調轉馬頭,拼命驅動身下的坐騎,以銳不可當之勢朝著中間直撲過去。

斬賊首,那出敵擊戰的頭功!要是哪個運氣好,拿下姜祁的腦袋,就算是兵卒,戰功都夠升佰長的。

賴瑤掃了眼迅速朝著姜祁切近的騎兵,下令各路營將營集結軍陣,切割敵軍。

平原作戰,軍隊擺得開,同樣軍陣也擺得開。

對方人多,那麽便將十萬大軍分成十個萬人軍陣,將對方的軍隊困於陣中,切割蠶食。

這時候,三個營將營為中路大軍,以重盾兵、重甲兵為抵禦主力,扛住對方正面攻過來的大軍,另外六萬大軍則分別從兩翼過去,左右各兩支萬人軍陣攻其側翼,剩下兩萬人,分別從左右兩翼繞過去,圍其後路。

萬人軍陣中,又以千總營、佰長營為單位,分成一個個小軍營。在展開包圍途中,就會把沿途遇到的敵軍收入陣中,以配合作戰的方式進行圍剿,一步步侵吞殲滅,直到最終實現全面包圍、全殲。

這套打法,是在草原訓練出來的,用來困圍騎兵的,後來草原王帶著騎兵跑遠了,但軍陣訓練並沒有落下,因為除了草原,還有京城平原要打,這套軍陣打法同樣適用。

沐瑾的軍隊優勢不僅在於盔甲武械上,更在於軍隊配合上。

再就是,兵卒們有厚實的盔甲做保護,除非特別保黴讓人戳到眼睛、脖子等要害,想要一擊致命很難的,大部分都是受傷後流血不止造成的傷亡,以及倒下後因為周圍到處都是人擠來擠去,站不起來,被活活踩死的。

軍陣配合,進攻、防守相結合,有誰要是倒下了,旁邊的隊友能立即護一下,伸個援手拉起來,每個什都配有醫療兵帶有急救物資,遇到受傷較重、失血嚴重的,在隊友的掩護下能夠及時得到救助包紮。

血流不止地戰鬥,跟縫幾針塗上傷藥、裹上紗布再戰,造成的死亡程度可大不一樣。

再就是甲衣,沐瑾的軍隊最不缺的就是牛皮。用的是三層牛皮制的厚甲衣,重盾兵是鐵甲,而姜祁的軍隊則是單層牛皮甲衣,許多還是羊皮、豬皮、藤編甲衣,防禦力度弱上許多。

人數再多,甲衣比別人的薄,刀子沒有別人的鋒利、厚重,大部分還用著長矛,單兵戰鬥力比不上,軍隊配合指揮上也比不上,人數差距因為之前的那場燒燃彈爆炸,也拉近到十萬打二十多萬。

最開始,雙方剛照面,賴瑤還沒趕到,雙方混戰,姜祁那邊還能跟沐瑾的大軍戰個旗鼓相當。賴瑤出來,全軍呼應配合,整個戰局立即呈現一面倒的勢頭。

姜祁身陷戰局,正在朝沐瑾沖殺過去,聽到戰鼓聲響,心頭立時湧現起不好的預感。

沐瑾在戰場上,竟然還有人擂鼓指揮作戰。

他下意識地朝著後方望去,一眼看到後面的主將大帳,滿目詫異地看向已經沖到隊伍最前面,正揮刀斬敵的沐瑾,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沐瑾是將門出身,從無敗績,其擅戰之名極盛,再加上登基稱帝,如今親上戰場,竟然不是他指揮作戰,而是當個沖鋒陷陣的將軍?

沐瑾登基稱帝了,哪個將軍敢指揮他?

可事實上,沐瑾的軍隊,是真有指揮。

姜祁思量間,旁邊的騎兵,以及正面攻過來的沐瑾,已經殺出來好幾十步遠,正在朝他逼近。特別是從側面斜插過來的騎兵,那轟隆隆的馬蹄聲響、掀起的塵煙,帶著雷霆萬鈞之勢。

哪怕兵卒子們手裏拿著鉤鐮槍,對著沖殺過來的騎兵,連瞄都沒瞄準,槍杆便讓騎兵那一米多長的大長刀揮刀斬斷,再在馬匹的撞擊、踐踏下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