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南邊十一郡之地, 水、陸交通發達,並沒有什麽天塹險關。

簡言之,打下的地盤必須派兵駐守, 不然對方從水路過去, 想怎麽就打怎麽打。

屠嬌娘所率領的三萬禁軍自不必提,旱鴨子陸軍,上船是又暈又吐毫無戰鬥力, 入水則是根本撲騰不起來, 只剩下沉底的份。

沐耀的軍隊有進行過水軍作戰訓練,對船上生活也習慣了,比起屠嬌娘的軍隊強不少,但是跟南邊的水軍比起來,那就是渣渣。

他的軍隊在陸地上怎麽吊打南邊的軍隊,南邊的軍隊在水上就能怎麽吊打他。

南邊各郡的江水、河道緊密相連, 郡與郡之間, 通常只有一江一河之隔,越大的城池越離不開水, 南邊所有的郡城都在江邊、河邊, 建有水碼頭,那些繁華富庶的縣城, 也多有水路相連。

整個南邊諸郡,就是一片廣袤的水上澤國。

它不僅江多、河多、湖泊多,連所謂的陸地上, 也到處都是水田,居民就建在水田邊, 除了有山的地方, 想找一片像草原、京城平原這樣, 一眼望去看不到水的地方,難。

可以說,南邊的水軍在南邊諸郡,就跟沐瑾的騎兵在草原上一樣,想怎麽跑就怎麽跑。

屠嬌娘和沐耀拿下泰安郡後,遇到難題了。

泰安郡占據八縣之地,每個縣下面又有十幾個鄉,每個鄉少則千余戶,多則兩三千戶。這是以戶算,不是以單個的人為單位算的。也就是說,一個鄉的人口,至少是在六千人到一兩萬之間。

他每個縣的總人口,大概是在二十到三十萬之間。

正常情況下,超過十萬人的縣就是大縣。

泰安郡不僅是大縣,它還是富縣。

不僅有礦、有山林,船只航運、漁業也發達,因為沒那麽靠南,氣候較冷,稻子每年只產一季,但是它的水利灌溉好,幾乎不用擔心洪澇,旱澇保收,產糧穩定。

整個泰安郡的總人口數,有二百萬。

沐瑾占據西邊十四郡之地,總人口才一千多萬,按每個郡的平均人口算,西邊諸郡比泰安郡要差上一大截,而南邊各郡的人口數量差不多都是這樣的。

這些年,南邊諸郡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只經歷過打臨江郡的那場慘敗,從它們的整體實力上來講,並不算傷筋動骨,戰船仍在,補的兵都訓練了兩年了,已經完全可以投入戰場。

沐耀和屠嬌娘拿下泰安郡後,就為難了。

如果城防空虛,從泰安郡的郡城到周邊的縣城,都有隨時遭到對方從水路發動襲擊的危險,必須派兵守著。如果繼續進攻,不守城,對方率領大軍從碼頭上岸,輕則地就能把城拿回來,打下一座城丟一座城,連退路都會被截斷,成為懸於外的孤軍。

他們的軍隊再是裝備精良,除了靠裏位置的三個縣外,攏共要駐守一座郡城,五座縣城,攏共才八萬兵,要守六座城,兵力相當吃緊。

沐耀試過在水路的狹窄路段以密集的投石機轟擊,阻止江面上的行船,效果並不理想。

戰船不是城墻,它是移動的,哪怕目標大,距離遠加上有風,精準地打中戰船的難度比轟城墻還是要大得多,再就是南邊諸郡的造船業發達,它們在對船的武裝上很舍得下本錢,對於船只表面、外殼有采取過防落石轟擊,用大魚網拉過防護網。

沐耀試過用燃油罐轟擊,也確實擊中幾艘船,但它們船上備有滅火的沙子,並且船只著火並不等於會沉,燃著火冒著煙靠岸停泊,之後再滅火。

如果想用燃油罐給對面造成有效的打擊,需要非常龐大的數量。

煉制燃油極費錢,且不說別的,僅僅從草原運到淮郡的運費就是一大筆。

京城和東陵的戰事已定,有兵力支援。

沐瑾跟屠嬌娘商議過後,決定先守穩泰安郡,護住過江的鐵索橋,等大軍支援。

軍隊的數量上來了,守城也就沒壓力了。

打仗不是一兩天兩能打得完的,沐瑾不著急趕回去。

他讓東征的軍隊先趕往淮郡,自己則繞道去了趟京城,看那邊恢復得怎麽樣了。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休養,京城跟去年沐瑾離開時已經大不一樣。

以前讓馬車碾得坑坑窪窪的路面修得平平整整的,軍工部還在進行擴路,一些有小河阻攔的地方,修建起了石橋,節省了不少路程。

每隔三十裏一所驛站,有些已經竣工,有些正在建造,忙得那叫一個如火如荼。

修建工程,許多都是招的當地人。

京城附近打仗,打得成年青壯都沒有了,都是由女人來幹活。她們推人力手輪車,操控滑輪組起重車,搬運木頭、石頭,砌磚瓦墻、鋪瓦,幹得熱火朝天。

從氣色上來講,再不是之前沐瑾看到的那種餓得瘦骨嶙峋走路都似要被風吹倒的樣子。她們雖然被太陽曬得黝黑,卻是身上有肉了,幹起活來虎虎生風,力氣也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