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磚窯不便去,瓦片卻還是得拉。屋頂老漏雨也不是事,沒的那麽多盆空出來接雨水。葉嘉叫了輛牛車,花了二十文叫她常雇車的那家老漢幫著去把那一千塊小瓦給拖回來。葉嘉則去了趟木匠家裏,真找人打了個拐。就是木匠問周憬琛多高時,葉嘉回憶了半天。

想著自己站周憬琛跟前到他下巴,模糊地比了個高度。木匠就給粗糙得打了個拐。

十文錢,連木頭一起算了,還挺便宜。

葉嘉拿上拐坐上牛車,一車瓦回去。說來,這老漢跟葉嘉也是老打交道的。葉嘉這段時日鎮上村裏兩頭跑,大多都雇他的車。一來二往的兩人也熟識了。

拉瓦的路上,葉嘉便順嘴說了句想找人修屋頂的事兒。

老漢聽著,搓了搓手,囁嚅了好半天才說自家有個兒子能吃苦。很是有一把子力氣,弄泥攪漿都會,爬高上低也利索,就問葉嘉這活兒能不能給他小兒子來幹。

葉嘉跟老漢也算是老熟人。老漢話不多,但為人還挺實誠。人黑瘦黑瘦的,佝僂著腰,衣裳破破爛爛就是穿得有點埋汰。

聽他說他大兒子在駐地那邊當兵,一年到頭家不回。兒媳婦耐不住,跑了。留下兩個孩子還在地上爬。家裏老伴兒又得了病,生病抓藥需要錢。沒人替家裏收拾,一家老小日子過的極為困苦。葉嘉自家情況也沒好多少,聽的心酸也幫不上忙。但他都這般張口,葉嘉沉吟片刻就應了。

“一日三十文工錢,再包兩頓飯。”葉嘉不清楚這地兒的人工費標準,她是按照上輩子的概念結合當地的物價水平再壓低了水準報的價格。

誰知這待遇一說出來,老漢眼睛裏都冒了淚花。這年頭人工不值錢。

他在鎮上趕牛車,起早貪黑的也就拉那麽兩三趟。時常跑得沒日沒夜,一日賺個幾十文。葉嘉這一張口就是三十文,還包兩頓飯。可不就是存了心的照顧?老漢心裏十分的感激。當即就拍了胸脯保證,他小兒子定會好好幹。

葉嘉點點頭,讓他把瓦片堆在院子裏便結了錢給他,讓他兒子明日巳時過來。

人走,她立即拿著拐進了東屋。

周憬琛如今已經能下地走了。在床上躺了快兩個月,他腿骨骼愈合得挺好的。只是不能負重,得由人攙扶著。葉嘉把拐拿過去,扶著人起身。周憬琛如今已經習慣了葉嘉靠近,時常被她碰碰手摸摸腿,都不會覺得不自在。

葉嘉把拐遞給他。周憬琛拿過去拄著試走一下,短了。

葉嘉:“……你多高?”

“八尺有余。”

這地方的度量衡有點類似於戰國,八尺有余差不多是後世一八五一八六的樣子。葉嘉忽然走過去,周憬琛拄著拐杖一愣,不明所以。他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就這麽低頭看著她差貼到他的懷中。離得近了,呼吸相聞,仿佛他將人給抱在了懷裏。

貼著他的葉嘉倒是沒這感受,她正皺著眉頭手胡亂地比畫。所謂胡亂的比畫,就是她是從自己的頭頂去慢慢地往斜上方走,然後抵到他下巴這停下。

周憬琛的呼吸輕輕的,貼得太緊還是有些不自在。他單手拄唇咳嗽一聲偏開頭。葉嘉擡頭。然後他握住葉嘉的手從自己的下巴挪到了自己的喉結處:“在這。”

葉嘉一臉震驚。

有點接受不了事實,葉嘉以為自己是長手長腳的窈窕身姿。現在看來她至多一米六幾?也有可能一米五幾?不是吧。她腿明明挺長的啊……

心裏默默的崩潰,葉嘉木著臉:“你將就著用吧。”

說完,不給他回應就打著門簾出去了。

周憬琛看著來回晃動的門簾和葉嘉掩不住憤然的背影,眨了眨眼睛,不知為何有些好笑。

修屋頂得有人看著,家裏的買賣不能斷。葉嘉不清楚老漢的兒子會不會弄,還得親自回來盯著。

古時候建築按規制分位糙砌,淌白、絲縫和幹擺三個級別。

一般規制卑下的農村土屋用的就是糙砌。像周家這種就是。壘砌時應照顧橫平豎直,灰縫較寬,每用三七插灰泥砌一層磚之後即以桃花漿灌足,加強墻的整體性。桃花漿就是灰白黃土漿。修屋頂的話也簡單,碎瓦碼好,也要拿桃花漿灌結實的。

只有結實了,雨雪冰雹才不會再給屋頂砸得四處漏。

夜裏葉嘉跟余氏說了明日讓周憬琛跟她出攤的事兒。余氏有些猶豫:“還是我跟著去吧。允安的腿還沒好利索,便是去了也幫不上忙。指不定得叫你分心照看他,這不是耽擱事兒麽?”

“相公能下地走動了。”葉嘉皺著眉頭,“剛給他打個拐,他試著走過,能行。”

余氏還是有些不放心,可去東屋問過,兒子也打算去:“母親,這地方兵荒馬亂的。婦孺丟失被拐是常有。嘉娘那副姿容在外擺攤,身邊沒個男子,你放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