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楊天賜回家記(第2/2頁)

修道,講究的是修心。

道,

不拘泥於任何形式。

只要一心向道,在哪都是神仙。

更何況人家郝大通還練武強身,治病救人,在武學上有所貢獻,在道經上頗有建樹,只要他以後不做一些歪門邪道的事情,成仙是必然的。”

敖聽心點點頭,心說這裏面竟然還有這麽多道道。

“還是做人好,成仙真簡單。”

“娘子啊,此言差矣。

成仙可不簡單,別看我說的很容易,可是誰能保證當了道士就能一心向道,沒有私心呢。

這麽說吧,天下道士這麽多,能保持本心,控制住雜念的道士連一成都沒有。”

“好吧,祝他能堅持住。”

敖聽心不說話了,顯然她對道的認識還不夠。

張小乙的這些話對青兒的感觸很大,她是個學霸,道經讀了那麽多,可作為妖,好多東西她都不能理解。

張小乙的這一番話,讓她對道的理解透徹了不少。

其實以青兒現在的學識來說,即使青兒離開張小乙,只要一心向道,努力修行的話,以後她也可以成仙得道。

但她不會離開,

雖然她好學,

但是她最大的願望是和張小乙一起成為供人祭拜的神像,還得是盤踞在張小乙腰部以上的位置。

三個人繼續往裏走,曹德旺接著道:“現在不比以前了,以前的道士除了醫蔔星象文武修心之外,也就和和尚們鬥鬥氣。

可現在的大派道士,不止和尚們鬥氣,更是摻和到武林中。

就像剛剛觀主說的,這些大派道士們,整天為武林中那點破事兒勾心鬥角,他們還能好的了?”

“說得好老曹!”

“是吧,這些沒有法術傳承的門派裏,郝大通算的上是一股清流了。”

郝大通這個名字張小乙很熟悉,全真七子之一,王重陽的徒弟。

以修行來說,王重陽丘處機郝大通這幾位都算的上是道士裏的清流。

查先生的筆下,這位只是個武林人士。

其實人家確實是個正經道士,著作頗豐,有《三教入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等眾多作品。

雖然張小乙還沒弄清楚這個世界和金系武俠有沒有什麽聯動,但就從張小乙看過的那麽些武俠片來理解,華山派後面那幾任掌門屬實是越活越抽抽。

尤其是鮮於通,以及諸天最慘配角嶽不群。

就像剛剛說的,

明明好好打坐唱經修行練武就可以成仙得道,非得和武林上的那群人浪。

想浪也可以,學學人家王重陽張三豐,人家也浪,但人家浪到最後浪成了陸地神仙,不但千古留名,死後還能升仙。

幾人邁入了華山派,張小乙也想去看看這位清流。

和他交流一番心得,省的有人說自己不務正業。

總不能自己一個學法的道士,還比不上他一個練武的道士吧。

但反過來想想,人家練武的能寫出眾多道經典籍,自己一個練武的卻連點墨寶都沒有,真他娘的失敗。

……

山下,沉香和丁香買了一大堆東西回到了家。

倆人走到家門口,看著一所氣派的宅院矗立在這。

丁香疑惑的問:“相公,這是你家嗎,咱們沒走錯?”

望著高墻新瓦,以及門口的兩只石獅子,楊天賜撓了撓頭,他也疑惑:“按地理位置來說,這是我們家啊。

難道我爹把地基買了?

或者是他發財了?”

楊天賜也不確定,他擡頭看著門房上掛著的紅漆牌匾。

“劉府?”

自己老子什麽樣楊天賜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家裏就是個賣燈籠的,啥時候成府了?

就算我爹把劉家村的燈籠生意全給承包下來,也不至於這麽有錢吧。

楊天賜剛想上前叫門,

忽然一駕綠尼馬車從遠處駛來。

馬車停在劉府門口,趕車的下人撩開轎簾,從裏面走出一男一女。

兩人手挽著手,

楊天賜和男人四目相對,

男人有些尷尬,

楊天賜眉頭緊鎖,

對男人叫道:

“爹。”

男人尷尬的應了一句: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