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李楠和唐娟美都參加了英語演講比賽, 是為數不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

初選拔的場地在一間大的階梯教室裏,每個人手裏都有一個號碼牌,大家按照號碼牌的順序登台演講。

現在已經進行到第十個同學了。

唐娟美信心滿滿, 她早就把稿子背的滾瓜爛熟,一點也不擔心之後的演講。

她看李楠還在看稿子, 以為李楠還沒有背過, 於是有心計的找李楠說話,想要讓李楠背不成稿子。

“李楠,我有件事情挺好奇的, 你怎麽會對食堂新添的菜那麽熟悉呢?”為了誇李楠, 唐娟美還自貶說,“我就做不到你那樣。”

李楠放下稿子, “我每天都要去食堂吃飯, 所以就記住了, 不僅如此,我還知道哪個食堂飯菜便宜呢。”

唐娟美不解的問,“你記這些做什麽?”

李楠愣了愣, “為了省錢啊。”

唐娟美皺了皺眉。

她家裏條件挺好的, 因此她從小到大沒有為錢操過心,她去食堂一般都是自己喜歡什麽點什麽,從來不在乎這個菜多少錢那個粥便不便宜。

她突然想起了她爸對她說的話。

臨上大學前, 她爸語重心長的對她說:“娟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你要把精力花費在必要的事情上, 比如學習。”

她當時不太明白, 問她爸, “那什麽是不必要的事情呢?”

她爸說道, “比如為了節省一點錢,不買自行車,每天把十分之一的時間用在走路上,再比如為了賺一點錢,去當什麽助管助教,把大把的時間花費在這些繁瑣細碎的事務上,耽誤學習和進步。”

唐娟美覺得李楠有點像她爸說的這種情況。

她爸還跟她說,“我們家庭條件雖然沒有那麽好,但是已經超過很多人了,娟娟,你現在可能小,不明白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但等再過五年、十年,你就會知道家庭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差距。”

唐娟美看了眼還在背稿子的李楠,心裏突然有了一種比賽搶跑的感覺。

這種感覺讓她更自信了,因為她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去和大家競爭的。

“下一個,李楠——”

李楠為了今天的比賽,穿了一件海藍色的布拉吉連衣裙,她因為比較胖,膚色很白,這件裙子穿在她身上,一點不顯黑,反而襯的人更白了。

這個年頭,白約等於家庭條件不錯。

評委們的印象分有了。

李楠大大方方的跟老師和底下坐著的同學們打了個招呼,然後用英文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最後說了今天演講的主題。

相比前面同學泛泛的講話,無非是祖國越來越好了之類的,還有一些是文化和歷史,李楠講的是真實故事、是真情實感。

她說了周圍的一些女性,從年長的到年輕的,從老一輩到新一輩,大家的觀念變了,不再是封建時候“為丈夫活、為兒子活、為孫子活,就是不為自己活”的想法了,她舉了礦務局裏好多女職工的例子,像許孟,就是為自己活的代表……再比如她。

李楠沒有煽情,只是平緩的陳述。

她以前沒有啥理想,就是每天上上班,吃吃飯,順便養養孩子,但自從有機會學習,上大學後,她深刻明白了一句話——“為自己努力”。

底下原本都在忙著背稿子的同學都不由的擡起了頭,不僅是因為李楠的發音很好,更多的是李楠講的故事很棒。

棒在這個故事戳到了他們,尤其是一些女同學。

因為英語專業的女同學是比較多的,所以她們對李楠講的東西特別有感觸。

不僅僅是女同學,評委老師也是。

其實比李楠發音好的同學有不少,比李楠用詞地道的同學也有不少,但是演講比賽,比的更多的是內容。

而且演講比賽的主題是“講好故事”,李楠很明顯,就做到了講好故事,因為足夠吸引人。

尤其是“為自己努力”這個落腳點非常的好,有位女老師不由想到了波伏娃在《第二性》裏講的一段話——“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又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每一種事物都在誘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奮發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聽說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達極樂的天堂。”[ 波伏娃《第二性》]

這位女老師已經看過太多足夠聰明足夠有能力的女同學,因為感情,因為家庭,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放棄前進的步伐,而吊詭的是,這些各種各樣的因素其實很少讓一個男性同學去放棄前進的步伐。

但這不是李楠的落腳點。

李楠繼續用英文說道,“我現在有機會上大學,不是說我和其他廣大女性同胞們不一樣了,我其實更多的是感恩和感謝,我有這樣的條件,而好多好多人沒有,她們還生活在困頓之中……我覺得我需要做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