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柳婷和朋友出來玩, 她看著路邊叫賣的人,思緒很混亂。

一旁的朋友戳了戳柳婷:“你怎麽了?他們有什麽好看的,都是個體戶!”說到“個體戶”三個字的時候, 眼裏是濃濃的不屑。

柳婷苦笑一聲。

她想對一旁的朋友說,這些個體戶可比你爸媽賺的多多了。

當然了, 也比她爸媽賺的多。

改革開放, 是一次對財富的大洗牌,很多人從山上下來了,也有很多人登上去了, 柳婷現在覺得, 人除了出身很重要外,機遇也很重要。

好風憑借力, 送我上青雲, 時代的風可比出身的風大得多。

柳婷曾提醒過柳定文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 但柳定文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一方面他有自己的事業,雖然現在遇到了點問題,但沒有關系, 熬也要熬上去, 另一方面,他認為權和錢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權自然會引來錢, 而錢可不一定會成為權。

為了錢,放棄權, 那就是傻逼!

可擺在人們眼前的一個事實是, 經商的可比當guan的有錢。

這便是柳婷糾結的一個點。

她是有了一個好的出身, 這點無庸置疑, 包括這次高考, 她順利進入了燕京大學最好的專業,這都與出身有關。

說實話,她的分數去不了最好的專業。

但她比她很多朋友好多了,起碼過了燕京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據她所知,有的人連分數線都沒有過,而有的人甚至搶了占別人的名額,這樣一比較,她覺得她算是很不錯的了。

起碼過了線。

但是錢的問題讓她很著急,改革開放可是一個很大的機遇,他們家如果沒有抓住,那就太可惜了。

可她爸,還有她後媽,心思完全不在這上面,瞧不上個體戶,意識不到接下來二三十年是經濟的時代。

柳婷只能寄托於時間的推進。

等到八四年,等到八七年,等到九三年,出現下海潮的時候,她爸還有她後媽或許能抓住這次機遇。

這三次下海潮,很多guan員都選擇了辭職下海,其中有前途無量的市長,也有看不到前途的幹事。

說回機遇,柳婷甚至覺得機遇比出身更重要。

上輩子很多大佬們都是抓住了時代的機遇,“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改革開放機遇,互聯網機遇,自媒體機遇……不需要連續踩中,只要踩中一個、兩個就能實現各方面的自由(尤其是財富方面的自由)。

可機遇,哪是那麽容易踩中的?這有時候比投胎還需要技巧。

柳婷覺得這次投胎出生的時間太早了。

最好晚一點。

九十年代以後,甚至二十一世紀以後,等那個時候階層微微固化,出身好,就代表了有錢有權,而不是像現在,有權沒錢的尷尬境地。

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以後,競爭好像更激烈了,這不太好。

她上輩子養孩子的時候,就體會到了——獨木橋越來越窄了,而要過獨木橋的人越來越多了。

讓人悲傷的是,教育資源的分配越來越不公平了。

但如果出身好的話,貌似可以走別的橋。

比如——洋橋。

但洋橋,一開始橋身上還鍍著金,但後來,走的人多了,橋身上的金都被蹭沒了。

哦,對了,還有地域紅利。

她感謝她出生在首都,即便他們家沒有人下海,一套四合院以後也得天價了。另外,說到地域,那必須要提一下房產,她想起了上輩子自己為了房子受苦受累的生活,果然,土著和非土著是有本質差異的。

“你怎麽一直發呆?”朋友推了推愣神的柳婷。

柳婷扶了一下額頭,歉意一笑,說道:“剛才在想開學要帶什麽。”暑假結束後,她就要上學了。

朋友很開心的問道:“那你想好帶什麽了嗎?”

柳婷開始羅列……

徐倩爸媽所在的國營工廠要改革了。

“姐,爸媽又在吵架了。”一個小男孩拉了拉徐倩的衣角,他是徐倩爸媽新要的孩子,已經三歲了。

徐倩已經習慣了她爸媽的爭吵,一開始她還想勸一勸,但現在已經麻木了。

她迫切的想要離開這個家庭,她要去港市,她要當明星。

徐倩記得上輩子她生活的時代明星很有錢的,一天就上百萬,雖然現在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但當明星好過當工人。

她看過好多海報,明星……這個時候應該叫做演員,她們會穿漂亮的衣服,會弄時髦的發型。

唯一讓徐倩擔憂的是,她怕自己受欺負。

一方面,她孤身一人去港市闖蕩,沒有背景,別人是想怎麽欺負就怎麽欺負,另一方面,她這張臉越來越明艷動人了,加上身材越來越好,她很怕遭受其他人的妒忌。

這樣的話,想混出名堂難上加難。

“你怎麽這麽窩囊呢,新房子為啥沒有我們?你這張嘴是縫上了嗎?!”徐倩媽媽狠狠瞪著徐倩爸爸,“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