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M國。

蟬會在一定時間內脫皮, 主要原因是原先的殼阻礙了它的生長,只有脫去舊殼,才能長得更大並形成新的殼。

人也是如此。

到了一個新環境裏, 舊關系,舊習慣, 舊思想也會進行更新。

宋棠雖然沒有完成宋成所說的”現代化轉變“, 但對於世界、自我的認知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這次出國讓她完成了人生中一次很重要的蛻變。

蛻變的意義不在於了解到了亨利喬治的經濟學說,不在於讀完了1871年邊際革命的三大著作(傑文斯《政治經濟學原理》、門格爾《國民經濟學原理》、瓦爾拉斯《純粹經濟學要義》),不在於知道了效用最大化的條件。

它在於一種更廣闊的視野, 更博大的胸懷, 更包容的姿態和更昂揚的鬥志。

如果宋棠沒有選擇出國讀書,那這些成長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這並不是說出國多麽好, 而是說“脫殼”的意義。

人是不斷在重塑自我中弄明白“我是誰”的問題的。

單純有上輩子的記憶不可能實現思想更新, 重塑是需要在一個又一個選擇中,打碎自我以及重構自我。

更何況,宋棠的記憶本來就是不完整的, 以及她在很久之前就不再想上輩子的事情了。

因為——人從來不是活在過去以及未來當中的!

而是活在當下。

不僅如此, 宋棠利用課余時間做實習,對M國兩家著名咨詢公司的價值理念和管理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在學校磨練的分析技巧讓她對培訓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

燕大經濟系沒有這樣的培訓學習, 大部分知識來自於課本,讓人遺憾的是, 知識也沒有國外的全面和詳細。

當然了, 也不能把國外的東西直接移植到國內, 不僅會水土不服, 還可能適得其反, 所以必須考慮到人們的認知,社會的認知,以及國家發展的水平。

小琪也改變了很多。

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內向的人,但後來發現,內向只是在以前的關系裏體現出來的,換句話說,她習慣性在以前的關系裏呈現內向的自己,而在跟宋棠相處過程中,她完全不是,很多時候都是她在說話宋棠在聽。

一年多的求學時光,讓小琪更加開朗,更加喜歡自己了。

只是她在感情上還是一個小孩子。

小琪很少和同齡人打交道,有一次交了一個朋友,父母警惕的不得了,生怕她被騙了,於是之後,她就沒什麽朋友了。

等長大之後,父母突然嫌她沒有什麽朋友。

不過現在好了,她有了宋棠這個好朋友。

但問題是,宋棠有好多好朋友,小琪每次想到這點,都覺得有些不開心,但仔細想想,她似乎沒有什麽立場不開心。

除了朋友問題,父母對她談對象一事也很關心。

但是她真的不知道怎樣處理親密關系。

小琪把寫了一半的英文日記合上,敲了敲宋棠的房門:“棠棠,你在忙嘛?我有個事想問你。”

聽到宋棠說讓她進來,她推開了門。

宋棠的臥室和她的臥室一樣大,門正對著一個大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面郁郁蔥蔥的灌木。

窗台上擺著三個花盆,裏面種著有家鄉特色的蔥、香菜,還有M國超級流行的玫瑰花。

宋棠在整理讀書筆記,她每看完一本書都要做筆記,這是她從小養成的習慣。

書桌上擺著一張照片,是一家四口在家裏照的。

當時宋棠買了一台紅梅牌照相機,後來宋成玩上癮了,找樓下的王奶奶給一家四口照了張相。

照片中,宋棠在最中間,左邊是宋成,右邊是李楠,後面站著鄭越,四個人臉上都掛著自然的笑容。

小琪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覺得宋棠的家庭一定很溫馨很幸福。不像她爸媽,工作繁忙,經常不回家。

但一想到她父母給她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以及送她出國讀書,她心裏對父母的怨恨少了一些。

小琪沒有一上來就問宋棠怎麽處理親密關系,而是說:“XXX為什麽打工啊,我覺得打工根本學不到什麽,還不如看本書思考思考人生呢。”

說完後,她有些後悔,想起了宋棠家沒有保姆的事情。

小琪被保護的很好,性子比較單純,她很多時候都以自己的生活條件為標準去評判別人的做法。

其實這種行為唐娟美也有(讓李楠不要記住食堂裏便宜的飯菜,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

這種現象自古有之,《晉書·惠帝紀》裏司馬忠聽大臣說百姓餓死,便發出百姓為何不喝肉粥的疑問。

就連呂譯成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他覺得一個人喜歡幹什麽就幹什麽唄,比如愛打乒乓球那就打,但現實是很多人達不到喜歡什麽就幹什麽的條件。

生存永遠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