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不光宋成和李楠事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宋棠也是。

她回國後不久就去深市考察。

深市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經濟發展非常迅速,除此之外, 這塊土地湧現出了眾多企業家。有的是曇花一現,有的是萬古長青, 但這不影響他們都被邀請參加一個企業家交流會。

按理說, 宋棠完全有資格參與,但主辦方沒有給宋棠送請帖。

六子的建議是找人打聽打聽,畢竟尚木咨詢也算是不小的企業啦, 人家賣瓜子的都能參加, 何況尚木咨詢?!

必須打聽清楚,然後徐徐圖之。

但元鳴不贊同, 主要是他們來的時間太晚, 明晚開會, 現在找人打聽來不及了。

老劉提建議說,讓宋棠花錢買入場券。

要他說,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 那都不是問題。

老劉就是和宋棠一起留學的那人。

他是深市人, 原先在體制內工作,後來不滿工資數額,選擇下海, 成立了一家金點子公司,起初發展不錯, 但隨著業務範圍的增加和業務難度的升級, 他不知道怎麽進行下去了, 便咬咬牙賣掉企業, 去國外讀書, 準備從頭再來。

因為咨詢類的企業不像生產類的企業需要設備,廠房等,它的核心在於創始人的思想先不先進、有沒有系統的管理方法,以及能不能可持續地為國內大中小企業提供可行有效的建議。

老劉聽過尚木的名聲,而且挺佩服尚木咨詢一開始的戰略定位是“農村包圍城市”。

他當年成立金點子公司,可從來沒有把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納入考察範圍。

畢竟鄉鎮企業創始人,一來文化水平低,不太可能尋求咨詢,換句話說,不重視咨詢的意義,傾向於悶頭幹事,二來發展水平低,這便意味著能夠提供的傭金少,做企業不是做慈善,錢多錢少可不是一個概念。

因此他的金點子公司面向的客戶群體是城市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國企,地位高不說,還體面。

也好在深市在改革開放後發展比較快,有不少公司誕生,不然金點子公司真沒法生存。

而尚木選擇了和金點子不一樣的發展路徑,先從鄉鎮企業入手,打開知名度以後,慢慢從小企業轉戰大中企業。

且不說戰略上的部署有多麽深謀遠慮,單單前期不在意收益這一點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畢竟小企業的傭金怎麽可能比得上大中企業?

尚木前期能撲下身子,真真正正服務鄉鎮企業,不計較收益的多少,這點就足以讓人佩服的了。

更讓人驚喜和喜悅的是,那些鄉鎮企業慢慢壯大,很多已經由小企業變成了中大企業!

這樣一看,尚木咨詢何愁賺不到錢!

因為雙方不僅是合作的關系了,更有深厚的情誼在,那些發展壯大轉型成熟的鄉鎮企業,遇到問題第一個想的,那毫無疑問,必須是尚木。

更何況國內還沒有和能尚木平分秋色的咨詢公司。

即便說,以後出現了一家很有實力的咨詢公司,但在客戶方面,說實話,短期甚至是中期,都不可能比得過尚木咨詢。

老劉在國外讀書時經常和宋棠探討這方面的知識,一開始算是學術交流,但隨著討論的內容越來越深入,他有了招攬宋棠的意思,因為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學成歸國,發揚光大金點子公司。

於是之後,他就主動向宋棠拋去橄欖枝,說了自己曾經為某某企業出謀劃策的經歷,並為了增強可信度,他還寫了個計劃書,搞了個五年計劃十年計劃,又跟宋棠說,公司的目標是要超過尚木。

老劉如今回想起自己當時那個樣子,只想評價四個字——冒著傻氣。

但話說回來,誰能想到一個那麽年輕的小姑娘竟然是尚木咨詢的創始人!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最後的結果就是他加入了尚木。

對於這次企業家交流會,老劉的想法是打響名號,現在可是包圍城市的關鍵階段,拿下深市,就等於一起拿下廣市,珠市等多個城市。

所以他的建議是先搞到入場券,不要在意主辦方漏掉尚木咨詢的原因。

宋棠贊同老劉的提議,她讓老劉去搞邀請函,然後讓六子和元鳴去提錢。

到了企業家交流會那一天,花籃,紅毯,禮儀小姐……甚至還有紅極一時的歌星和影星作陪。

老劉因為是深市人,對深市的各種關系很熟悉,他一一給宋棠介紹。

只是——怎麽還有政府人員代表?!

今天這一出唱的是什麽戲?

宋棠一到,有好幾個人舉杯相迎,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陳景了,畢竟中關村的名氣現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加之現在個人計算機的市場初步顯露,未來是誰的天下大家都在觀望之中。

陳景和尚木咨詢的合作關系十分緊密,可以這麽說,尚木見證了陳景科技服務部的成長,而陳景科技服務部見證了尚木咨詢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