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第2/2頁)

既然不能妥協,那就只能硬打了。

皇帝熬了一整個通宵,把所有可以信任的大臣喊過來開了小朝會,頒布下了一道又一道聖旨。除了留下五萬禁軍駐守京城以外,把所有可以用的兵權都交付了出去。

六皇子和九皇子這次也不用爭了,一個南下一個北上,各自作為吉祥物派了出去,在叛亂被平定之前,兩人都不可以回來。

打了一棒後,就到了給甜棗的時候了。皇帝各自召見了兩人,作出了同樣的許諾。誰先一步平定叛亂,就是會被封為太子,繼承大統。

東拼西湊下,六皇子和九皇子各自帶著十多名老將和五十萬地方抽調出來的軍隊,號稱百萬雄師的平叛軍出發了。

與此同時,黎墨和溫如南那邊也有了很大的進展,在沒有發生的大規模交戰的情況下,就拿下了好幾座城池,兩人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三個月後,鎮北軍和平南軍匯合,變成了擁有七十萬將士的光明軍,以著更快的速度朝著京城進發。

六皇子和九皇子根本就擋不住光明軍的攻勢,在兩人沒有任何內鬥的情況下,依舊接連敗退。等到年關將近的時候,兩人直接退守京城了。

大概是因為雙方的戰鬥力太過懸殊,通常在打到一半的時候地方軍就跑路了,然後過了沒多久,那些逃兵就變成了光明軍的一員。

其實也很好理解,鎮北軍和平南軍都已經聯合起來了,已經腐朽的朝廷對上聯軍不堪一擊。既然勝負已定,為什麽他們還要白白送命呢?

眼看著新年就要到了,京城內的氣氛卻沒有絲毫喜意。因為已經變成百萬規模的光明軍把京城圍得水泄不通,看起來隨時都有發動總攻的可能,百姓都窩在家裏不敢出門,一邊擔心一邊期待。

黎墨和溫如南倒是不忙著攻城,確定皇帝他們跑不了以後,就開始準備過新年了。

在諸多將士羨慕的眼神中,手拉著放了煙花,一起坐在首座上,喝了一個痛快。

看到兩人互相攙扶著回到一個房間後,許多年輕的將領忍不住拍桌子鼓掌,恨不得現在就把兩位主子拉到禮堂成親。

沒錯,溫如南的馬甲已經脫下了大半,她的身份也基本被所有人知曉了。因為身份坦白的時機非常好,所以並沒有引起什麽波瀾。

-

在早些南軍和鎮北軍剛剛聯手的時候,聯軍之間的氛圍其實並沒有很好,中高層將領之間一直在暗自較勁。

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坐在皇位上的只有一個人,要麽是黎墨要麽是溫如南,而他們誰也不想自己的主子輸掉。

發現雙方隊彼此的意見比較大以後,溫如南的偽裝也越來越敷衍,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讓大部人的中高層將領發現了她的真實身份。

於是乎,原本有關兩人斷袖的傳言就變了,變成了兩人青梅竹馬、天作之合。原本暗自較勁的將領也不較勁了,瞬間摒棄前嫌,好的就和親兄弟一樣。

等到元宵節過完後,皇帝受不了了,他要是在不投降,估計會就被那些已經動搖的臣子綁起來拖出城門了。

為了穩住自己最後的一點尊嚴,皇帝在正月二十那一天下了罪己詔,承認自己無德無能,自願禪位給平南王世子黎墨。

黎墨接受了皇帝的投降,然後反手就把六皇子和九皇子給砍了。頂著皇帝驚恐的眼神,宣布了他後半輩子被圈禁起來的下場。

大權在握,黎墨很快就被手下擁戴為帝,老套的進行了上次推拉後,黎墨正式成為天下新主。

登基大典就定在七天後,在新一任文武百官的驚訝的目光下,黎墨牽著溫如南的手登上了禦攆,一起走完了整一套的祭天登基流程。

兩人身上都穿著龍袍,除了龍紋的位置有些差別以外,從面料到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在登基大典的時候,顧修文是站在最前面一列的。

在看到原本的帝後組合變成帝帝組合以後,他先是愣了一下,好一會才消化完了這個消息。

然後在儀式快要結束的時候,顧修文又有了新的發現。

他看到在黎墨和溫如南站在一起的時候,她們身上的龍紋竟然可以拼接起來。組合在一起看的話,就是一條非常完整、圍繞著兩人的金龍。

顧修文再次愣住,然後輕笑了一聲。看來自己的目標是達不成了,估計終其一生,都只能是兩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