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頁)

姜雲珠看向姜城,她覺得,他是支持她的。

是的,姜城也明白那些道理,樹挪死,人挪活。

他低聲跟陳氏商量起來,明年若是還有旱災,他們肯定撐不住的。就算沒有旱災,他們的日子肯定也不會太好過。

現在已經入秋了,卻一點要下雨的意思都沒有,姜城覺得,明年旱災的幾率很大。

陳氏越聽,眼圈越紅。但她也知道,姜城說的對。

到傍晚的時候,姜家已經達成一致,他們要搬家了。

“收拾收拾東西,咱們這兩天就出發吧。”姜城道。

“這兩天?”姜雲珠也沒想到姜城會這麽急。

姜城卻道,“已經入秋了,天會越來越冷,咱們最好在入冬前找到個落腳的地方。”不然,數九寒天,無片瓦遮身,凍也要凍死他們。

是這個道理,姜雲珠明白。

姜家人立刻忙碌起來,準備離開長豐府。

至於去哪裏,他們想往南走,一是南邊雨水多,二,越往南走,氣溫越暖和,這倒跟夢裏他們逃難的方向一樣。

連夜,姜城把家裏的推車修好。

陳氏則收拾家裏的東西。

姜雲珠幫她。

其實也沒什麽好收拾的,這兩年受災,家裏已經把能賣的東西都賣了,現在只剩下一些沒人要的破桌子什麽的,根本沒法帶。

“姐,這東西要帶嗎?”姜霖端著一個破瓦盆問姜雲珠。

“不帶。”姜雲珠斬釘截鐵的回。

姜霖轉身跑走。

“姐,這個呢?”姜雲雪拿著一個破包袱皮問姜雲珠。

姜雲珠瞅著那個包袱皮,當抹布都嫌破,可是現在,“帶著吧。”她道。好歹是塊布,萬一路上太冷,還能墊著坐坐什麽的。

姜雲雪高興的把破包袱皮小心的疊好,如對珍寶。

就連姜武也來幫忙,幾個孩子忙的熱火朝天。

陳氏在一邊看著,又是欣慰,又是擔心。

忙到天黑,眾人吃飯休息。

第二天一早,姜城很早起來去鎮上買糧食,準備路上吃。他買的全是高粱米。這年頭,米價飛漲,窮苦人家哪裏吃得起米,都是買這種糧食吃。這種糧食,粗糲難咽,以前都是拿來釀酒的,現在有吃的就不錯了。

就這,買了五十斤高粱米,也花了他五百文錢。

價格漲得太快了,他越發覺得,離開這裏是個好主意。

陳氏則去村中打聽情況,看現在哪條路好走點,還有,他們要離開長豐府的話,需不需要去縣衙辦路引。

這一打聽她才知道,其實村裏已經有人去逃難了。

他們大多也是往南去,至於走的哪條路,卻不相同。村裏的人也不知道那條路好,畢竟,只有走過的人才知道,而走過的,都沒回來。

至於路引,也有人曾經問過,縣衙根本不給辦,甚至一個弄不好,惹怒了官老爺,還可能會被抓起來。畢竟,這麽多人要離開長豐府,被上面知道了,官老爺的烏紗帽可能不保。

要離開,只能偷偷的走。

中午,一家人又聚在一起,說著自己的所得,也更加堅定了離開這裏的決心。

吃完飯,陳氏立刻忙碌起來,她要把那些高粱米摻上米糠做成餅子路上吃。

姜雲珠則把鹹菜缸裏僅剩的那些鹹菜全拿出來,切成絲,也是留著路上吃。

她的速度很快,沒一會兒,六七個鹹菜就全變成了細細的鹹菜絲。

家裏還有些香油,那是留著過年吃的,現在也不用了,她全倒進了鹹菜裏。

做好這個,她又去準備水,現在各處都鬧旱災,水可是金貴的東西。

姜家院子裏原來有一口水井的,跟村裏大部分的水井一樣,現在已經沒水了。要打水,只能去村頭的那口水井,那口水井深。

姜雲珠跟姜霖排了半個時辰的隊,打回來兩桶水。

那水是渾黃色的。

姜雲珠看得直皺眉,這能喝嗎?

“放一晚上就能喝了。”陳氏在廚房看見,說。至於燒開,他們連做飯的柴火都沒有,怎麽燒。

“把家裏的桌子板凳,還有床都燒了吧,還是把水燒開了喝,不然生病怎麽辦。”姜雲珠說。

陳氏驚訝的張開嘴巴,燒桌子燒床?這怎麽可以……可是轉念想到,他們就要離開這裏了,似乎也沒什麽不可以。

姜城跟陳氏白手起家,家裏的東西全是他們一件件攢的,就比如那張床,是他們成婚時買的,還有那張桌子,是她生姜雲珠時,姜城找人打的。

一件件東西,全有她的記憶在,如今卻要燒了……

陳氏沉默著,她知道,這次他們真的要破釜沉舟了。她很怕,可是有家人在身邊,她似乎又不怕。甚至,她還要堅強起來,為她的孩子遮風擋雨。

姜雲珠看著那兩桶水,卻想起一件事,現在他們可以把水燒開了喝,可是路上呢?遇見的水可能比這更糟,或許她該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