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4頁)

所以其實沒有陳氏等人,姜雲珠這生意也做不起來。

一家人,就不算那麽清楚了,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更好。

姜家要去縣城裏逛,最開心的就是姜武,這天他跑前跑後,恨不能幫所有人把手裏的事都做完,好趕緊去縣裏。

中午送完飯,姜家人除了陳老爺子都坐上驢車,去了縣裏。

姜雲珠也想讓陳老爺子去的,陳老爺子覺得自己眼睛不好,去了也白去。再說,他這麽大年紀了,什麽沒見過。他更想留在家裏看家。

姜雲珠尊重他的想法,就沒再勸了。

武陵縣富庶,縣城裏店鋪鱗次櫛比,熱鬧得很。

姜家一家人都想著買驢的事,便忍住了沒去逛,直奔縣城西面的騾馬市。

縣城裏的騾馬市果然不是鎮上的能比的,就說這馬,這裏有不下幾十匹,鎮上能有四五匹就不錯了,騾子、牛、驢更是不計其數。

姜城左看看右看看,都快挑花眼了。

陳氏也在四處看,跟驢比,那些高大強健的馬顯得特別出眾,只可惜他們買不起。

她忽然想起楊晟跟沈鳳鳴的那兩匹馬,看著又比這裏的馬好出一大截,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他們夫妻倆看得入迷,姜雲珠便拉住姜武,叮囑姜霖跟姜雲雪跟在她身邊,別亂跑。集市上人多,萬一被沖散了,可就糟了。

她對這些馬、驢的沒什麽興趣,她只盤算著一會兒去逛街,該買點什麽。

這時姜城看中了一頭驢,黑色的毛皮油光水滑的,掰開嘴看牙齒,兩年大,正是壯年。再看蹄子、尾巴,半點瑕疵都沒有。

他心中高興,跟那賣驢的攀談起來。

談了大概一刻鐘,姜城臉色凝重,這賣驢的是個老漢,他說自己家的驢好,咬死了要七兩銀子不松口。

姜城自然知道他這驢好,但七兩銀子,太貴了,他再添點,都能買匹騾子了。騾子可比驢力氣大,也耐跑。

陳氏拉了拉姜城的袖子,不然再去別處看看,她也覺得這價錢太貴了。

姜城又留戀地看了那驢兩眼,往前面走去。

夫妻倆繼續看驢,這時,忽然一個女聲道,“陳嫂子,是你嗎,陳嫂子?”

陳氏開始沒以為有人叫她,等那人拉住她的袖子,她才轉身,驚訝道,“是你?”

對面站著一個婦人,眉眼柔美,身似春柳,她手裏拉著個孩子,大概四五歲的樣子,相貌跟她有四五分相似,長得粉琢玉器的。

是長豐府跟他們同村的柳氏,當時姜雲珠一家匆匆從村裏離開,正好遇見她出來打水,陳氏便好心提醒了她兩句。真沒想到,今天會在這裏再遇見她。

他鄉遇故知,陳氏跟柳氏別提多高興了。

“你怎麽到的這裏?”陳氏記著當時她借遍了村裏所有人卻沒借到糧,只有柳氏借給她糧的事,對柳氏十分熱情。

柳氏也感念陳氏提醒她的恩情,對她知無不言。原來那天聽了陳氏的話以後,她也動了離開長豐府的念頭。

她丈夫死了,她在這裏本來也沒親人,離開似乎也沒什麽。

只是去哪裏?她也不知道,便決定也先往南走。

她比姜雲珠他們好很多,她手裏有錢,於是便收拾了東西,帶上孩子,雇傭了一輛驢車往潞州這邊來。

大概二十天前,她路過武陵縣,結果一個老太太突然從街道那邊沖出來,正好撞在她坐的車上。

她還有那個趕車的都嚇壞了。

趕車的說這不關他的事,是老太太自己撞上來的。

老太太只在那裏喊疼。

她下了車手足無措。

這時一個人站了出來,問他們事情原委。

等他們說完後,那人直接叫來大夫給老太太診治,老太太並無大礙,一場風波就這麽過去。

“那人是誰,可真是個好人。”陳氏聽得贊嘆。

柳氏正要說什麽,一個男聲問,“這幾位是?”

一個男人牽著一匹騾子走了過來,他穿一身湖藍袍子,面皮白凈,五官端正,看起來不說十分英俊,也挺耐看的。

“這是我同鄉的陳嫂子一家,我跟你說過的。”柳氏立刻對男人道,然後給雙方做介紹。

男人叫魏康平,正是那天幫柳氏主持公道的人,見柳氏沒地方去,就讓她先住在自己一處閑置的院子裏,租金什麽的給也行,不給也行。

原來是他,陳氏看看魏康平,又看看跟他站得很近的柳氏,似乎猜到點什麽。

柳氏喪夫已經有兩年了,孤兒寡母的,若是真能找個合適的人照顧她也不錯。

“陳嫂子,你們怎麽到這裏的?”柳氏察覺到陳氏的眼神,趕緊岔開話題。

陳氏便把他們逃難來到武陵縣的事說了。

聽說陳氏一家今天來縣裏是買驢的,柳氏驚訝不已,她記得姜家日子不好過,連飯都吃不飽,最後不得不賣女兒活命,怎麽才過一個月多,他們就有錢買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