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4頁)

輞川是王維隱居的地方,風景秀美。

王維是個有名的詩人,曾做過不少詩詞描述他居住的地方,比如那句有名的‘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等等。

梵正便把他詩作裏的景致做成菜的模樣,做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且更難得的是,桌上有二十個客人,他們每人面前的菜景致不同,放在一起,卻能連成一片,當真巧奪天工。”

姜雲珠聽得心向往之,說,“我也想試試。”

顧宴州笑了,哪是那麽容易的,古往今來,也就出了梵正那麽一個,但他不忍心打擊姜雲珠,便道,“好。如果有需要幫忙的,可以跟我說。”

姜雲珠還真有,“能不能多說一些王維的詩詞,我聽聽有沒有想法。”

顧宴州當然沒問題,當即念了起來。

他是狀元之才,這些詩詞全都爛熟於心的。

當姜雲珠聽見那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暗道終於來了,立刻說,“這句十分好聽。”

顧宴州跟她解釋,這句詩詞的出處,以及當時王維寫這首詩時的處境。

他們倆有說有笑,相談甚歡的樣子,那邊楊晟看著朝沈鳳鳴努了努嘴。

沈鳳鳴也看到堂屋中的兩人了,他起身往外走。

楊晟則慢悠悠的跟上。

“姜姑娘。”沈鳳鳴進屋,對姜雲珠說。

姜雲珠擡頭,疑問地看向他。

沈鳳鳴往桌上掃了一眼,“姜姑娘的字學得怎麽樣了?”

姜雲珠:……有種被老師查作業的感覺,雖然這位老師只教了她幾天。

“姜姑娘十分聰慧,關於菜譜、記賬的字,已經學了七七八八了。”顧宴州笑著接過話。

“哦?”沈鳳鳴看向他,帶著一種審視。

顧宴州收起了笑容,神情變得緊繃起來,他感受到了一種異樣的壓迫感。他也打量起沈鳳鳴,容顏俊美,身姿軒昂挺拔,尤其他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如山如海。

這樣的人,只是京城來的一個客商嗎?顧宴州抿唇,他以前也曾去京城遊學過,見識過京城裏的一些貴公子,卻沒任何一個人像沈鳳鳴這般。

“姜姑娘,之前不是玠玉教你識字的嗎,現在我們回來了,還是讓他教你吧。至於這位顧公子,我覺得還是大考比較重要。”楊晟不耐煩他們看來看去,直接對姜雲珠說。

說到玠玉兩個字,他覺得十分別扭,他還從來沒這麽叫過沈鳳鳴。

只是忽然,他又想到,姜雲珠名字裏有個珠字,沈鳳鳴這個表字則是玉,珠玉珠玉,果然是有緣分的。

他為自己的獨特眼光感到欣欣然。

其他人當然不知道他已經想到十萬八千裏去了,沈鳳鳴跟顧宴州聽他這麽說,都看向姜雲珠。

上次他們就曾為了這件事爭辯過一次,這次,也不用爭辯,等姜雲珠決定就行。

姜雲珠正想找個機會跟顧宴州說這件事呢,於是她道,“確實大考比較重要。”

“可是……”顧宴州想解釋。

姜雲珠卻笑了,“多謝顧公子這些日子的教導,其實我前幾天已經跟我娘商量過了,等過些天再攢些錢,就送姜霖他們去學堂。

至於我,我覺得我能記賬,認識菜譜就夠了。”

“姜姑娘不必如此輕賤自己,以你的聰明,假以時日,必有所成。”顧宴州勸她。

姜雲珠覺得汗顏,她表現出來的“聰明”,是因為她在現代學了十多年,真讓她鉆研那些文言文,她不行的。

但她又不好明說,便道,“我覺得我專心做一件事就很好了,不然總感覺時間不夠用。”

眾人都知道她喜歡做菜,研究菜,她便拿這個當擋箭牌。

“專心做一件事?”顧宴州重復了一句,覺得自己還是小看了姜雲珠,是啊,人的精力有限,做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做好,不好嗎?

“是我唐突了。”他看著姜雲珠,釋然道。他的眼眸如春水流淌,讓人如沐春風。

姜雲珠對他笑笑,又謝道,“還是要多謝顧公子教了我們這麽些時日。”隨後她又看向沈鳳鳴,“沈公子,我……”她覺得她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嗯。”沈鳳鳴點頭。

這件事就這麽過去,隨後姜雲珠開始鼓搗她那道菜。

顧宴州得知她真要做一道跟那句詩詞相對應的菜,也來了興致,在一邊看。

楊晟也覺得有趣,站在一邊。

不一時,連吳老爺子都來了,他把顧宴州跟楊晟都擠到了一邊,伸著脖子看姜雲珠做。

姜雲珠:……這麽多人看著,她壓力好大。

幸好這道菜她在夢裏安平侯府準備了很久,也做過好幾次,這次,她偶爾失誤,但總方向還是對的。

先做月亮,這個就用白蘿蔔,當然不是只把白蘿蔔雕刻成月亮的樣子,要做一鍋高湯,然後將湯澆在處理好的白蘿蔔上,讓它慢慢變熟、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