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許文茵和許悠悠的第一次見面在吳奶奶通紅的眼眶下結束。

這福利院裏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是被親生父母拋棄的,許悠悠能有一個愛她的親生母親是她的幸運。

也許接下來母女倆的日子會過得辛苦點,但現在的社會只要有手有腳,總歸餓不死。

比起在福利院的生活,吳奶奶相信悠悠肯定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換做她也會這麽選擇。

而且據許文茵自己說她畢業於一個不錯的大學,學的還是這兩年很火的計算機,等證明下來以後找個養家糊口的工作總歸不會太難。

倒是關於許悠悠的父親,吳奶奶也多嘴問過一句。

得知是被渣男欺騙後,她也不再揭人家傷疤,不管什麽年代,這種事都是常見的。

只不過再感人,許文茵今天也別想帶走許悠悠。

一想到明天周氏夫婦會來,吳奶奶就忍不住皺眉。

按理說許悠悠的親生母親都出現了,許悠悠的歸屬已經很明確,可是那對夫妻一看就是小心眼的,萬一惱羞成怒給毫無根基的母女倆使絆子,或者對福利院……

這些都是吳奶奶不能承受的。

“奶奶,怎麽了?”

許悠悠稚氣的聲音打斷了吳奶奶的沉思,她習慣性露出一個慈祥的微笑:“沒什麽。”

這種事還是不要說出來讓好不容易團聚的兩母女擔憂了,等明天周氏夫婦過來,她盡量在不得罪人的情況下把人打發走吧。

吳奶奶的擔心逃不過許文茵的眼睛,她比吳奶奶更清楚周氏夫婦的小心眼以及記仇。

明天自己來帶走許悠悠有極大幾率和兩人碰上,可作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她又不能直接把人揍一頓。

考慮到福利院以後的經營,許文茵眼珠一轉就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在原著中,周氏夫婦收養許悠悠可不是悄無聲息、默默行動的。

在確定帶人走的那天,周偉民找來了媒體,大肆報道了自己的“公益”行為,力圖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良心的企業家。

周氏夫婦從來沒想過要把許悠悠當親生女兒看待,也不想別人以為這是他們的孩子,所以只要認識周氏夫婦的,都知道許悠悠是他們收養的孩子。

兩人還假惺惺地表示不想剝奪給許悠悠生命的女人的姓氏,即使不姓周他們也會對她好的。

許悠悠是個孤兒,是沒人要的,是周家大發善心讓她過上了千金小姐的生活。

這樣的許悠悠,必須要報答周家!

從小到大,許悠悠就是生活在這樣的言論環境中,妥妥的pua!

至於現在,這招就被許文茵毫不客氣地拿來用了。

警察同志們幫了她這麽大的忙,這種好人好事當然要大力宣傳,要表彰嘉獎!

*

到了約好的日子,周偉民夫妻把自己收拾妥當又來到了春曉福利院。

只是這次剛下車,他們就發現了不一樣。

門口多了很多車不說,福利院明顯是收拾過了,看著幹凈整潔不少,大鐵門兩邊還多了兩盆大約一人高的植物,很是枝繁葉茂、翠意盎然,讓有些老舊的福利院看著也多了幾分生機。

“那個老家夥是知道我們要請媒體來了?”

周夫人小聲和周偉民嘀咕,他們早就打算好等正式收養許悠悠的那天就請一些媒體來寫幾篇報道,再花個錢給它上個城市頭條,刷刷公司的名氣值。

甚至之前還想過要是春曉福利院的人識趣,多捐個幾萬塊也沒問題。

周偉民可沒周夫人這麽“單純”,他心裏有絲不好的預感,臉上不由露出幾分嚴肅:“等下別亂說話,端著點!”

這樣囑咐一句,周偉民就拿出一根煙,很是自然的和門口保安亭的大叔搭起話來。

大叔也不瞞他,笑眯眯的就把事情說了個大概。

然後周氏夫婦就聽了一個“單親媽媽千裏尋女,在熱情警察的幫助下母女終團圓”的故事,因為背景還涉及到了三年前的大地震,裏面可以講的內容實在太多了。

而且許文茵很上道地連夜定制了一面錦旗送上,又以不想讓許悠悠以後生活被打擾的理由,很順理成章地兩母女都帶上了口罩,不是特別熟的人誰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誰?

正好市政府那邊根據許文茵提供的線索,連夜跨省端掉了兩個傳銷窩點,領導馬上決定用這件事作為爆點,好生宣傳一下,呼籲大家關注這些被遺棄的兒童,再宣傳一下傳銷的壞處,這不又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所以現在不少媒體和警察都在福利院的大食堂裏進行采訪和慰問呢。

“聽說政府那邊還要給我們重新修個房子呢,哈哈哈,這可是件大好事!”

保安大叔很是開心地吐出一口煙,緊接著又補充一句:“就是不巧哈,吳院長今天可能沒空接待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