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風過山(第2/2頁)

他一言說完,在座諸人全都吃了一驚,孫太後微微色變,蕭偃卻已道:“祁垣出來拜見國師罷。”

祁垣原本今日被蕭偃專門帶了出來伺候,正站在墻邊,聽到蕭偃寥寥幾句便定了讓他出家,整個人震驚莫名,但仍走了出來,木然下拜。

普覺國師雖然有些意外,但皇帝乃是萬乘之君,金口玉言,不過一個內侍而已,倒不能拂了皇上的意,連忙笑道:“陛下至孝純仁,體天格物,貧僧看此子,果然面相聰穎,生具宿慧,與我佛有緣。”

蕭偃笑道:“既如此,且就在寶華寺出家,禦賜度牒法器,國師帶回去,著即剃度。”

普覺國師連忙起身領旨道:“既是代陛下出家,貧僧不敢為師,只能代師收徒,本師法正,業已圓寂,這位師弟,法號就叫普澄吧,回寺貧僧親自為他剃度。”

蕭偃低頭看祁垣上前行禮謝恩,沒再說什麽,轉頭只對孫太後笑道:“母後之前也誇祁垣抄經抄得好,朕如今讓他替身出家,今後也能時時為母後祈福了。”

孫太後神容淡淡:“普覺國師佛法精深,深悟玄機,祁垣既然有此機緣,也是他的佛緣了,還是要不負皇恩,好生修習佛法,既是代帝出家,那可要恪守戒律,不可壞了皇家的名聲。”

祁垣叩謝道:“奴才遵旨。”

一時法事散了,普覺帶了祁垣離宮而去,孫太後這才問蕭偃:“皇上怎的忽然想到讓祁垣代帝出家?”

蕭偃道:“兒子原本受母後熏陶,也頗對佛法有些興趣,前些日子習史時說到世宗皇帝,朕翻到原來也有代帝出家祈福一說,朕頗覺應當效仿,正好看祁垣抄經抄得好,他到底做過朕伴讀這麽幾年,真在朕身邊為奴為婢的伺候總是不忍心,罷了,不如讓他出家,他對母後也感恩在心,日日侍佛,定為母後祈得身體康健,福壽永享。”

孫太後只淡淡一笑:“皇上有這份心,哀家自然是高興的。”她起了身,意興蕭索,帶了孫雪霄回慈福宮。

蕭偃起身親自送了孫太後上了寶輦,目送她離開,巫妖在魂匣裏問他:“她很不高興,顯然你觸犯了她的控制欲。”

蕭偃微微一笑:“今日這樣的場合,又是一個內侍出家的小事,她不會在明面上和我過不去,撕破母慈子孝的假面。”

巫妖道:“這是你早就想好的吧?從抄佛經開始。”

蕭偃應了聲:“是,當時我還以為我很難出宮,想著他能出家也好,畢竟他沒有真正受宮刑,在宮裏待著對他太危險了,我也護不住他。跟著國師,又是代帝出家,他在寺廟的地位會很尊崇,沒人敢欺負他,如今我也能出宮了,這枚閑棋就更有用了,希望他能成長起來,他是鷹,不該折在這宮裏。”

巫妖感應到了他極好的心情,身上那股金光仿佛都明亮許多,這讓他的魂體也很舒服,這幾日蕭偃身上的龍氣有著很明顯的增長,原本只是薄薄的似有似無的淡淡金光,如今卻已厚了許多。

是皇帝的心情影響了這龍氣?不像,巫妖思索著這其中的關聯,這段日子最大的改變,一是皇帝吃好睡好,又勤練劍術,身體變強健了,二是夜裏能出宮,受到的管束和限制變小,三就是今日這一樁事,皇帝能夠單獨頒下口諭,完整地推行了一件他本意想推行的事,將祁垣送出宮為僧。從根源上說,這三件事體現的是皇帝的權力得到了彰顯。

所以,之前他幫助小皇帝的操作是對的,只有屬於真龍天子的權力受到的限制和壓制被削弱,他開始能夠真正的掌握皇權,統禦天下,並且受到百姓、萬物的反饋,才能夠真正解放他身上的真龍之氣。

巫妖若有所思想著這些日子看到的這裏的書,帝王若是有錯或者有過失,上天會降下災厄,通過破壞這個世界的生靈,來削弱所謂的龍氣,一旦龍氣原來越薄弱,新的人主就會誕生,取而代之。

這是這個世界的運轉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