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康熙這才滿意。

琪琪格也長舒了口氣, 她擡步走到胤祺身邊,揉揉胤祺的腦袋:“你汗阿瑪已經手下留情了,咱們一開始商量的是讓你背完四書五經!”

胤祺驚圓了眼睛。

他瞬間破涕為笑, 擡頭看向康熙:“謝謝汗阿瑪。”

康熙心情瞬間好了不少。

他眉眼和緩,此時還不忘冷哼一聲威脅:“要是背不出, 就休怪朕不客氣。”

胤祺淚花又開始在眼眶裏滾動。

他強忍著眼淚抽了抽氣, 乖巧的應了聲:“兒臣一定會努力的!”

康熙不置可否:“希望你說到做到。”

隨後的幾日中,胤祺用自己的舉動來描繪了什麽叫懸梁刺股、廢寢忘食、孜孜不倦。他沒了往日的鬧騰, 每日都是躲在屋子裏抱著課本認真背誦, 從早到晚,沒有懈怠的時候。

康熙偷偷到寢殿外幾次, 每回都見胤祺在努力學習, 他的臉色和緩不少, 回頭還特意叮囑皇後要將此事稟告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 讓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也寬寬心。

琪琪格喜不勝喜。

她很是樂觀,朝著太皇太後和皇後笑道:“依照胤祺現在的努力程度, 應該很快就能背完的吧?”

皇後也認同:“光是背誦不難。”

太皇太後也很滿意,笑眯眯的點頭:“路上到底顛簸, 不太方便孩子們讀書, 咱們索性遲些日再行出發,讓胤祺盡量背完大部分……當然要是能離開江寧府城之前把那牌匾燒掉就更好了。”

琪琪格笑道:“這也是。要是能在江寧府城就把書都背完,那回京的途中也能好好放開玩耍玩耍, 畢竟回到京城以後, 胤祺也要進宗學了。”

往後想玩也沒時間嘍!

太皇太後和皇後笑眯眯的點了點頭——既然如此, 她們就得摸魚下!

婆媳三人和樂融融, 攜手一起去泡個溫泉, 堆個雪人、開辦賞梅會, 又或是尋戲班來表演雜技,或是親手做做陶器,亦或是到織造府裏體驗制作雲錦,小日子過得充實又愉快。

琪琪格還不忘準備回京的禮物。

沒能一起出來的胤祚,還有惠貴妃、榮妃、宜妃和德妃,其余宮妃的禮物也要備上一些。

宮裏什麽都有,缺的恐怕就是一份心意,琪琪格除去準備了些自制小零食以外,還以自己最擅長的畫作為元素,親手做了幾座泥人雕塑送回京城。

等忙忙碌碌將諸事安排就緒,琪琪格又想起胤祺的進度。她特意將胤祉和胤禛喚到跟前來:“你們五弟背得如何?是不是都要背完了?”

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吧?不求全數背完,總應該背完兩三本才是。

太皇太後和皇後也面露期待。

讓三人意外的是,聽到問題的瞬間胤祉和胤禛就變了臉色不說,眼神飄忽不定的同時還支支吾吾的:“這……嗯……啊……好像,好像還不行吧。”

三人有種不詳的預感。

琪琪格身體前傾,緊張的看著兄弟兩個:“這是怎麽了?難道——”

琪琪格面色微沉:“難不成胤祺就三分熱度,後頭不背了?”

要是這樣,那就是活該了!

胤祉和胤禛齊刷刷的搖頭:“不是不是,沒有沒有!五弟可努力了,每天都在認真背書。”

琪琪格拍了拍胸膛,好歹松了口氣。隨即她又疑惑的看向兩人:“那你們這副樣子做什麽?”

胤祉和胤禛表情一僵。

他們神色古怪,古怪到讓琪琪格、太皇太後和皇後都無法忽視的程度。

這下連太皇太後也忍不住了。

她板著臉沉聲問道:“你們兩個,遮遮掩掩的做什麽?還不趕緊說出來。”

兩兄弟相視一眼,硬著頭皮應了是。兩兄弟你撞撞我,我撞撞你,好半響很是年紀要大一點的胤祉含淚走了出來。

他為何要比四弟大呢?

胤祉憂傷的同時,還得硬著頭皮說道:“五弟雖然勤奮好學,努力背誦,但可能還不得要領因此進度稍稍有些慢。”

琪琪格露出迷惑的小表情。

太皇太後和皇後也是一般。

胤祉說得更直白點:“五弟如今還在背誦……論語。”

琪琪格陷入沉思。

親手打造女學,而後又開建幼兒園的她對四書五經還是頗為了解的。琪琪格沉吟片刻,又懷疑是自己記憶出了錯:“哀家記得……《論語》是四書裏的第一冊 ……吧?”

除去《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外,排名第一的啟蒙書便是《論語》。

胤祉和胤禛沉痛頷首。

琪琪格已經開始不安了,她小心翼翼詢問:“那你們說……胤祺回京以前能背完嗎?”

胤祉輕聲回道:“皇瑪嬤,《論語》有一萬五千余字、《大學》兩千余字、《中庸》三千五百余字。”

他聲音一頓,而後閉了閉眼:“至於《孟子》則有十五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