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誰的地盤誰做主(第2/2頁)

龐季恭敬地執禮:“諾。”

蔡瑁闕黑的臉色一瞬間變的陽光明媚。

嗯,這大公子還算識時務。

劉琦又看向蒯越道:“為免有差錯,還請異度先生也隨龐先生去一趟襄陽城,盡量促成此事。”

蒯越見劉琦妥協了,心中不由松了口氣。

若是蔡瑁和劉琦當真鬧僵,他蒯氏夾在中間卻也為難。

“公子放心,此事越一定辦妥。”

劉琦看向蒯良,問道:“子柔公如何一直不說話?”

蒯良站起身,沖著劉琦一拱手道:“公子,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從而問興兵與策乎?”

這是變相的幫蔡瑁說話,勸劉琦行以仁義,該招降的招降。

果然,這些宗族還是利益捆綁,穿一條褲子的。

劉琦淡淡道:“蒯公所言,真乃雍季之論……既然公等都讓我履行仁義,那便招降張虎、陳生二賊。”

“公子高見。”

……

三人走後,劉琦隨將黃忠、黃敘、劉磐找來,將適才關於招降張虎和陳生的事情給他們敘述了一遍。

劉磐聽完之後,不滿道:“蔡瑁這廝也太放肆了,伯瑜一開始沒有公布身份,是為了誅殺宗賊,如今大勢已定,五十五家宗賊皆滅,他們也知曉了弟便是刺史公子……蔡瑁卻竟敢當面駁斥伯瑜的意見,自己做主招攬張虎和陳生,未免太不將我等放在眼裏!”

黃忠淡淡道:“蔡瑁年輕氣盛,原先處事謙恭不過是因為尚未做成大事,如今一朝得勢,成了荊州第一望族,行事自然是多了幾分傲氣的……不過其所言也有道理,能不動兵,最好就不動兵。”

劉磐道:“動兵又怎樣?咱們這次收攏了蘇氏以及其附庸十八家宗賊的私兵,好歹也是有三千之眾了!難道還怕張虎,陳生兩個賊寇?”

黃忠苦笑道:“磐公子,咱們收了十八家宗賊私軍,人馬雖多了,但人心不附,這三千人各懷心思,可皆是烏合之眾,若不好生操練,恐不堪大用。”

劉磐歇火了:“如此說來,還是蔡瑁說的有理了?”

黃忠搖了搖頭,道:“張虎和陳生乃是惡賊,不殺恐失民心!唉,真是左右為難。”

劉琦用手指關節輕輕的敲打著長案,道:“沒什麽為難的,我不管蔡瑁說的對還是不對……但張虎和陳生這次必須要死,從今日起這荊州是姓劉,旁人誰也做不得劉氏的主,這是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