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劉氏父子(第2/2頁)

黃祖是江夏望族的代表人物,此番領著江夏各宗族的一萬私軍來,確實不好輕易入城。

畢竟襄陽不是他們江夏宗族的地頭,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城裏還有蔡氏和蒯氏在,黃祖若冒然進城,怕是會令蔡,蒯產生戒備與疑心,多少有些不妥。

他陳兵於城外,作為劉表後盾,反而有威懾之力,能夠讓蔡瑁和蒯良對劉表更加忌憚。

或許,這就是劉表要領兵來的原因。

劉表聽了黃祖之言,並沒有驚訝,他道:“既如此,那承先便在城外安營,等吾號令。”

“諾!”

安排完黃祖後,劉表便在劉琦的帶領下進了城。

剛剛過了甕城,入了內城,便見蔡瑁和蒯氏等宗族首領,以及襄陽縣中大小官吏齊齊趕來。

“見過劉使君!”

事隔了這麽久,這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刺史,終於露了面,這對於一直在對他進行猜測的襄陽諸人來說,也算是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了。

“有勞諸公守護襄陽,表不勝感激!從今往後,吾將與諸公共駐此城,匡君輔國,共保漢室!還請諸公鼎力相助。”

眾人見劉表這般客氣隨和,心中的忐忑也逐漸消去。

大家同時應道:“使君勿憂,吾等必盡心竭力,輔佐使君治理南郡!”

劉表這個人對手下的要求不高。

他不管眾人心裏到底是服氣還是不服氣,只要眾人能在表面上應和他,不挑事不找茬,劉表便心滿意足了。

“諸公不必拘禮,表初至襄陽,對軍政尚不熟悉,有勞諸位帶吾在城中巡視一番,也算是體察民情,觀襄陽風貌,如何?”

眾人自然是無不應諾。

卻見劉表環視了眾人一圈,突然問道:“哪位是蔡德珪?諸公之中,誰人又是蒯子柔先生?”

蒯良和蔡瑁同時站了出來,一同道:“見過使君!”

兩人向劉表自作介紹之後,便見劉表一手抓住蔡瑁之手,一手執蒯良之手,笑道:“久仰二位賢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有幸相見,實乃幸事!表得兩位相互,治理荊州七郡,猶治宅邸之後園也!”

蒯,蔡兩人得劉表這般熱情相待,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蔡瑁一臉喜色道:“使君初至襄陽,一路舟車勞頓,今夜不妨權且休息,瑁明晚在府內擺宴,請使君前往,以為相敬之情,不知使君可否賞光?”

劉表哈哈大笑,道:“德珪請宴,表焉能不至?不過吾初至荊州,還未理州事便行飲宴,多有不妥,且待過些日子,咱們再言此事若何?”

蔡瑁聞言不由大喜過望。

劉表雖然沒有答應明晚去其府飲宴,但卻應了這事兒,那就說明他早晚會賞這個光!

飲宴其實是小事,只要他答應去蔡府,自己就可以籌謀辦一件大事了……

“既如此,那便待使君閑暇之時再說,還望君勿負瑁一番心意。”

劉表笑道:“德珪不負於表,表焉能負於德珪?”

……

劉琦百無聊賴的跟在他們身後,聽這些人商業互吹,感覺無趣之極。

突然間,卻有一個人拉了拉他的袖子。

劉琦疑惑的看過去——原來是蒯越。

“少君,不知可否借一步說話?”

劉琦聽見蒯越再次稱呼自己為少君,不再改口為公子,心中很是高興。

這說明蒯越已經從心底認可了自己。

看來上次的談話並沒有白談,蒯越終於意識到,他和劉琦才是同道中人。

“異度先生有何事?”

蒯越斜眼偷瞄了一眼漸行漸遠的劉表,蒯良,蔡瑁三人,拉著劉琦走到一邊,低聲道:“少君可知曉蔡瑁約劉使君去其府飲宴,所為何事?”

“攀交情唄。”劉琦說話很直接。

“不盡然……公子可知,這世上有條計策叫做美人之計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