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擺在眼前的困境(第2/2頁)

劉琦認真的看了一下皮圖。

那皮圖標畫的比較模糊,方位長短也有很大的問題,跟後世的地圖精準程度完全沒有可比性。

但明眼人還是能夠看出來遠近的。

毫無疑問,運糧之路若過長,就會影響全局計劃,而在所有的行軍路線中,劉琦左看右看,唯有從南陽郡的穰縣過宛城,才是上雒最近的行軍路線。

“看來,只有走南陽郡才行。”劉琦喃喃言道。

文聘沉聲道:“可是袁術有豺狼之心,又有猛虎孫堅相助,其對吾南郡早有垂涎之意,吾軍若從南陽境過,萬一袁術興兵襲我之後,或斷我糧道,恐我軍勢危。”

此刻,蒯越終於開了口:“不錯,從南陽郡行兵,風險著實太大。”

劉琦看向了蒯越,問道:“先生當年在京中,可與袁術相識否?”

蒯越的目光變得有些深邃,似乎是在回憶當年的往事。

“自然是相識的,當年越與袁公路、並劉使君皆在何大將軍門下,當時越與君父雖有數面之緣,卻不甚相熟,不過袁公路乃大將軍股肱,因而頗多私會。”

蒯越這話裏的隱含之意,劉琦能夠聽的明白。

他當年在何進麾下時,袁氏兄弟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被何進予以重用,估計蒯越當時沒少巴結他們。

而像劉表這般在黨禁解後才被起用的人,估計蒯越沒什麽時間搭理他。

也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倒也沒什麽可避諱的。

“依異度先生的了解,袁術此人如何?”

蒯越實話實說:“雖有雄才,然好大喜功,性頗鉆營,驕矯於身。”

劉琦點了點頭,這話挺中肯的,既說了優點也說了缺點。

就劉琦所知,後世史冊對袁術的評價,評分大多都不高。

《三國志》給了他十二字的金語:“奢淫放肆、榮不終己,自取之也。”

《後漢書》則給了他:“矜名尚奇,而天性驕肆,尊己陵物。”的評價。

但劉琦覺得,袁術雖然在軍閥之爭中輸的很慘烈,但他既能在一個時期中成為中土大地上數一數二的勢力,除了四世三公的門庭背景外,其本人肯定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至少論真本事,肯定是比大部分人要強太多了。

而今日聽了蒯越的評價,在綜合史冊,劉琦大概能推測出袁術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了。

優點是有能力,有膽略,也有幹大事的渴望,善於投機鉆空子。

缺點是太過於自信了。

這個缺點有些太過明顯了。

他在不具備當皇帝的素質和大環境下,一味的迷信權力,妄窺神器,這不是因為他愚蠢,相反袁術是很精明的人,但促使他這麽幹的內在原因……應該就是他的自信心和優越感,促使他那時的心理建設足矣鏟平了一切障礙,蒙蔽了他的雙眼。

從心理學上講,袁術這個問題叫‘優越感過盛’,《自卑與超越》中有大致的解釋,說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自卑的壓力與生存的挑戰,為了消除這種壓力,每個人的內心會根據環境在心理建設出各種補償機制來戰勝自卑感,但過分的補償就有可能導致優越感過剩。

很顯然,袁術心理的補償機制實在是補的太多了,使之變成了一個狂妄自大,集矯情與驕傲與一身的人。當然,這或許跟他的成長環境有些關系。

如此看來,才能和眼光並不是袁術的主要弱點,性格才是。

想通了這點之後,一個想法在劉琦的腦海中逐漸成型。

“我想見見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