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孫堅的難處(第2/2頁)

袁術還囑咐,若曹操亦抵達陽人,讓孫堅防備,不可讓他們二人交往過密。

對於袁術的這封書信,孫堅其實是嗤之以鼻的。

孫堅嗜武好戰,縱橫南北多年,極會用兵,他生性高傲,不喜與人協同作戰,更何況袁術還讓他去做監視荊州軍的勾當。

吳會之虎,現在袁術居然讓他做看門護院之事,孫堅豈能不惱?

但即使再不情願,袁術下的命令,孫堅也不得不遵從。

倒不是說袁術現在的戰力比孫堅高,相反的,孫堅的兵馬才是袁術所需依仗的主力。

但孫堅不得不依附於袁術。

孫堅這輩子,屢經大小征戰,隨朱儁征黃巾,隨張溫破北宮伯玉,又敗長沙區星,威震南北疆場。

但孫堅身上有一個短處,就是他以征伐為功,沒有文德。

文德缺失武功過甚的人,在這個士大夫為主導的時代,是很少會被望族所喜的。

這種人不犯錯的時候,或許還好,可一旦犯錯,就容易將自己置於眾矢之的。

而孫堅在一年前,就犯下了一個大錯。

他殺害了南陽郡守張咨。

董卓在剛上任的時候,為了能夠快速的融入士族群體,曾任命了一批名士為各地郡守刺史為其所用,諸如名士韓馥,孔伷,劉岱等人

張咨也是其中之一,他是潁川名士。

在這個時代,想要殺名士,除非是擁有足夠的政治資本,或者是在士大夫群體中有足夠的威信和威懾力,不然一定會付出巨大的政治代價。

歷史上的曹操殺名士邊讓,就是兗州內戰的導火索之一(當然也不完全是這個原因)。

文德缺失武功過甚的孫堅,居然敢對秩俸兩千石,同時還享有潁川名士的張咨妄下屠刀……

這種行為在南陽郡和豫州地區,是絕對不能被士族集團所容忍的……他們會集中力量,讓孫堅在後方斷糧。

那些所謂的望族之士或名士,就碰不得了嗎?

當然不是,可以碰,但你得分誰去碰。

望族門閥圈中的人自己互相碰,互相殺,沒問題,可以!

大家都是一個圈子兒的人,共同以望族士族的身份按照數百年間遺留下來的規則進行遊戲,勝者生存弱者淘汰,合情合理。

但圈外人,或是聲望不達標的那些中小豪強,要是也非要參與進來,對不起,那就等於是破壞了遊戲規則。

好比20世紀以前的美國,白人殺白人,和黑人殺白人,這潛在的深層次意義能一樣麽?

為了維護遊戲秩序,不可能讓破壞規則的人有好果子吃。

孫堅祖輩在吳地做官,算是中型豪強,可絕非望族。

孫氏一門倒是常常揚言自己是兵聖孫武之後,但六百多年前的事情,你拿到大漢朝來說事兒,管屁用?

這年頭,扯這種屁話謊話的人,多了!根本就無從考證!你願意吹,隨你自己去吹好了!

且孫家這種吳縣中等豪強,若是近代中真出過名氣特別大的顯貴望族,又豈能去攀六百多年前祖先的名氣?

實在是這幾代人中沒什麽特別拿的出手的人物。

一個以武事而成名的一縣豪強子弟,竟然也敢擅殺名士……而且還是在南陽郡!這光武皇帝的故鄉,大漢的龍興之地,士族名門清流的雲集之所?

孫堅事後,或許也是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立刻表態協從於袁術,用袁氏這柄巨大的門閥保護傘來擋住那些南陽郡和潁川郡,那些來勢洶洶的明槍暗箭。

此時此刻,若沒有袁術坐鎮南陽郡,孫堅北上伐董再勇猛也沒用……因為他後方的糧秣和輜重肯定會被南陽郡和潁川的士族們給斷掉了。

而眼下,唯有袁術可以執掌乾坤,以袁氏的聲望,給孫堅打造一個堅固的後方。

袁術此刻掌握著孫堅的命脈,孫堅不得不從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