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陽人縣寒風凜冽(第2/2頁)

這些荊州士卒是自己帶出來的兵,也是他父子下轄的民……難道就這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挨餓受凍,也沒有任何的解決辦法嗎?

難道以後每一個冬日,都要看著下轄軍民,因為缺少物資,而饑寒交迫?

這個時代的底層人,難道注定只能將生命維持在死亡線上?

不,一定會有辦法的,人類生活環境的改善和進步,並不一定要純粹的用時間去堆積。

一定會有更為捷徑的道路。

“原來劉公子竟還未睡……這大半夜的冷風凜冽,怎麽還要四處走動?你不冷麽?”

一道冰冷的聲音,響在了劉琦的耳旁。

那聲音劉琦不熟悉,但卻記的格外清晰。

轉頭看去,卻見街道不遠處的拐角處,孫堅與一眾將士圍繞在篝火旁,正注視著他。

孫堅左手握著一個裝酒的皮囊,右手則提著一條烤熟的狗腿,他大馬金刀的坐在篝火旁,正一口酒一口肉的吞咽。

看他現在的樣子,哪還有半點破虜將軍的樣子,倒是頗似綠林草莽。

劉琦側目打量著孫堅,發現他和自己一樣,也只是身著甲胄,並無罩服或是披風。

而通過他裸露在甲胄外的衣角,劉琦感覺他穿的似乎比自己還少。

果然,他也是知兵懂兵之人,和文聘如出一撤。

劉琦走到篝火堆邊,擡頭望去,發現自己竟是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孫堅軍的駐紮之處了。

由於是共用城東的屋舍,因而兩軍駐紮的地方,還是蠻近的,一不小心就容易越界。

“孫破虜緣何在此?”

劉琦走到孫堅所在的篝火旁,那篝火邊除了孫堅之外,還有三人,皆起身向劉琦見禮。

白日間在縣外,大家互通姓名表字,劉琦知道他們一個是孫堅麾下行校尉事的朱治,一個是孫堅的弟弟孫靜,還有一個是孫堅的侄兒孫賁。

孫堅的同胞兄弟有兩人,一個是三弟孫靜,還有一是長兄孫羌,可惜早亡,孫羌有二子,長子孫賁次子孫輔,其中孫賁乃是孫堅和孫靜子侄輩中的雄飛人物,跟在孫堅身邊被引為臂助。

孫靜和冷冰冰的孫堅不同,頗顯忠厚之姿,他在篝火挪開了一個位置,請劉琦跟他們一同圍坐取暖。

“劉公子,這天氣寒冷,睡不著也不要亂走了,來來來,一起烤烤火!咱們說話到天亮,如何?”孫靜笑呵呵的道。

劉琦也不客氣,隨坐在篝火旁和孫氏中人一同烤火取暖。

“孫君與君侯及諸公,這半夜不睡覺,集體都在這外面烤火,莫不是有什麽特殊的寓意?”坐下後,劉琦隨即詢問道。

孫靜哈哈一笑,道:“哪有那麽多說法,不過是都睡不著,隨兄長在此閑聊而已。”

劉琦反問道:“只是閑聊?”

“只是閑聊……”孫靜這次的回話,似乎少了幾分底氣。

孫堅只是自顧自的在那邊啃那條狗腿,也不跟劉琦說話,氣氛有些尷尬。

孫靜幾番沖孫堅示意,皆得不到回應,無奈之下,只能由他繼續和劉琦攀談:“劉公子適才可是專程在檢視三軍將士?”

劉琦沖著雙手吹了幾口熱乎氣,道:“不算是,大半夜的,也無甚檢閱的……只是適才在屋舍中聞外面吵鬧,故而特出來瞧瞧,劉琦原先少有征戰,這軍中的一切,我看著都比較新鮮。”

孫靜灑然而笑:“今夜驟然寒冷,屋舍中居住之人尚可,然在外紮營的軍卒,皆衣衫單薄,喧鬧也是必然的。”

劉琦嘆息道:“三軍將士,可真是難過啊。”

一旁的朱治對劉琦道:“不過劉公子大可安心,今夜寒風雖急,然以某度之,不外乎只會持續三日,三日之後,天氣當會轉暖,而距下次大冷之際,尚有時日,屆時貴軍綿袍已至,兩軍士卒不必再同胞渡冬,兒郎們可保無憂。”

劉琦轉頭看向孫堅,笑道:“若非孫破虜慷慨仗義,將麾下的吳中健兒的冬衣與我軍士卒同袍而用,這幾日寒風,我軍將士還真就是不知道需怎麽才能挺過去,此皆仰仗孫破虜仁義。”

孫堅只是自顧自的吃,不說話。

孫靜見狀,不由低聲對孫堅道:“兄長,人家誇你呢!”

“嗯。”孫堅只是用鼻音嗯一聲,勉強算是回應。

孫靜無奈,只得替孫堅說道:“公子這是哪裏話,都是為了扶保漢室,剿滅國賊,咱們都是大漢軍校,又何分彼此?”

“非也。”

突然間,卻聽一直默不作聲啃狗腿的孫堅突然出言,打斷了孫靜的話頭。

劉琦眯起眼睛,望向孫堅。

“孫某出兵,主以討逆,除賊固國,然公子出兵,主以護君,乃是為了大事化了……劉公子,依孫某度之,你我絕非一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