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夜如墨,月如鉤(第2/3頁)

畢竟這些士卒都是跟隨孫堅走南闖北,鏖戰多年的銳士,算是見過大風大浪。

和所有人不同,孫堅的表現或許要用另外一個詞來形容……亢奮!

‘嗚~嗚’的號角越來越響,城東各街道中的喧嘩聲也越來越大。

包括荊州軍的那一面,也已經有了動靜,劉琦這裏隱約都可以聽的清楚。

顯然是黃忠和文聘的動作也不落後於孫氏諸將。

孫堅擦了擦還略有些油漬的唇角,道:“五日前方才戰退的涼州賊,怎麽短短幾日,竟又出現了?”

孫靜也是有些疑惑:“我等與西涼軍鏖戰了半年之久,西涼軍每次進攻的間隔都有半月以上,這次如何轉了性了?”

劉琦心中略有些緊張。

看起來……董卓果然是震怒了,他似是要給己方些顏色瞧瞧。

奏請天子將雒陽立為東京的奏疏已經打上去了,而關於這封奏疏的流言也已經在雒陽附近散播開了,雒陽本土的豪族官紳都應該知道了這份奏疏的內容。

劉琦估計,現在整個雒陽城,上至九卿門閥,中至士卒豪富,下至黎民百姓,必然都已經被挑撥起了心中的反抗意識。

他們不想要離開雒陽,不想離開這座可以代表身份的繁華都市。

董卓眼下受到的政治壓力可想而知。

愛屋及烏,現在的董卓想必是愛死了劉表,愛死了荊州軍。

愛爾等如何不亡?

西涼軍突然來襲,並不是沖著孫堅……果然還是沖著他們荊州人來的。

雖然劉琦為應對西涼軍,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事到臨頭,他心中還是不免忐忑。

畢竟,對手是一支如同餓狼般殘忍的強軍。

劉琦深吸口氣,用最快的速度緩解緊張感,讓自己趨於平靜。

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緊張也沒用。大不了再死一次。

眼下,得先打亂孫堅的思緒,不能讓他懷疑西涼軍的這次進攻和荊州軍有關。

劉琦隨對孫堅道:“君侯這半年多與西涼軍幾番交手,但鏖戰的時節皆在夏秋之季,現天氣轉寒,夜間寒風凜冽……涼州軍久居邊塞,常耐苦寒,而君侯的主力子弟兵皆出自吳中和長沙,怕是不習慣中原的冬日之冷。”

孫堅皺起眉:“劉公子之意,是董卓算定我軍不耐寒冷,故而乘隙相攻?”

劉琦認真道:“難道君侯覺得不是嗎?”

劉琦說的話,確實有道理,北方的冬日對於南方士卒來說,確實會對他們的戰力有影響。

孫堅的思路也因此被劉琦給帶跑偏了。

“事情緊急,為報君侯同袍之恩,劉琦與荊州軍願意與君侯共同抵禦強寇。”

孫堅頗是詫異的看了劉琦一眼,心中隱有些波動。

自己其實一直沒太給他好臉的。

但到關鍵時刻,這小子表現的居然還頗有血氣。

倒是個胸懷磊落之人。

孫堅轉頭吩咐朱治:“君理,立刻卓將士們各歸其部列陣抗敵,還是依照原先的陣勢,程普、韓當、黃蓋去守東、西、南三面,北面自由孫某親自去擋,盡量將他們擋在外街,不能讓西涼軍縱入過深!”

朱治領命,立道:“唯!”

劉琦道:“荊州有精銳七千,願助君侯一臂之力。”

孫堅猶豫了一下,道:“劉公子若願助戰,便讓五千將士隨孫某去縣城的北面臨敵,再派兩千人馳援縣城之西,那裏有我麾下別部司馬程德謀鎮守”

“陽人縣只有東、南兩面有土墻,夯實的雖不堅固,卻也算有掩體,但西、北兩面並無城廓,需以主力兵將應對才是。”

劉琦後世看電視劇時,攻城的一方和守城的一方,都是在城下展開攻堅戰的。

被攻打的城池是用石磚堆砌的城墻包圍著,看著又高大又堅固,可實際的情況並非是這樣的。

漢朝諸城,類似於雒陽、長安或是規模較大的郡國級城市,倒是會用築城包城,因為城中有很多具有實力和能量的門閥望族會資助封城。

可封城的範圍,也不可能是所有人口的居住地,僅僅只是城池最中央的經濟中心地帶,而且築城的材料,大多也是以土夯實的高墻,並非磚石堆砌……

七八成的民眾居舍則是被封鎖在城墻之外。

想想也是,數十萬口的居民,又沒有高層住宅,都是平房,得在多大範圍包築的城墻,才能將下轄之民全都封入城內?

都城和郡國級的城池尚如此,就更無需說縣級的城池了。

至於類似陽人縣這種縣級城,根本就不可能會有城墻包圍。

最多也不過是在縣城外的一些特殊地域,建造一些矮小的土墻,作為戰時用的臨時壁壘。

這種矮小土墻的高度、厚度、長度、密封度都很差,比高門大戶的院墻差不了多少,用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