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孤女東來(第2/2頁)

蔡琰自然是能看出劉琦的用意,笑道:“這八十余車簡牘典籍,皆是日後借與荊州用以抄錄治學的,只是在未曾入荊州見到劉使君之前,還不能借與公子觀閱,請公子多多見諒才是。”

劉琦知道,蔡邕前番在自己面前,要求劉表立他派來的人為荊州學宮的五業從事,也就是眼前的這個蔡琰……在蔡琰還未當上五業從事前,這些典籍是不會借給自己看的。

但劉琦是真想看看這些書啊。

倒不是這些書一定就會有多好看,只是漢朝的娛樂活動實在太少,想找幾本不重樣的書翻翻都難。

劉氏族中的那些典籍,都快被劉琦翻爛了。

蔡琰似乎看出了劉琦對那些書卷簡牘的渴望,勸道:“公子身為一方名士之後,亦屬清流,該不會想言而無信,毀約與我一個弱質女流吧?”

劉琦聞言,不由啼笑皆非。

這小女人還挺有心眼的,知道拿話來激自己。

原來後世人們眼中鼎鼎有名的蔡氏大才女,不但文采出眾,居然還頗顯聰慧,是個聰明靈巧的女人。

“蔡大家放心,琦豈能是言而無信之人?我適才要打開箱子,也不過是想檢驗一下這些簡牘的真偽而已,不過蔡中郎既然著蔡大家親自送典藏入荊楚,那這些典籍想來並無差錯,便無需檢驗了。”

蔡琰微微一笑,行禮道:“公子不愧是名士之後,卻是言而有信。”

劉琦擺了擺手,隨意道:“區區小事而已,蔡大家遠來辛苦,來人,為蔡大家準備營地,令蔡大家和其隨侍安居。”

“多謝公子厚待。”

蔡琰走後,一直沒說話的張允急忙對劉琦道:“伯瑜!這蔡邕如何派了這麽一個美人前來送書?”

劉琦嘴角一挑,道:“想來也不過是因為河南尹和京兆尹的局面太亂,蔡邕恐其女留在北方會有危險,故而借機讓其女隨我等入荊州,這也是為了保全其女……但是我不明白,他為何執意要讓我父親給蔡大家一個五業從事去做?蔡邕這老頭到底打的什麽主意?……唉,我是真想碰碰那些書籍典藏。”

張允怒其不爭地看了劉琦一眼。

你這小子,何時變得這般沒有正事?如此一個賢淑的美女站在這你不想碰,卻是想碰那些書藏典籍?

莫不是忘了你適才在帳內雙手支撐,上下懟地的窘迫姿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