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劉琦東征(第2/3頁)

孫堅惋惜的嘆了口氣,接著直起身軀,沖著前方的騎兵隊高聲喝道:“孫某在此!”

話音落時,孫堅便感覺自己身體的右側方向,一箭劃破空氣呼嘯而來,幾乎是在自己剛剛說完話的時候,那支利箭便已經射了過來。

對方出手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但那支箭來的雖快,但孫堅躲的也不慢,只見他向著左側大幅度的傾斜,任憑那支利箭從自己身體適才所在的右側位置飛速而過。

但就在孫堅以為躲過了對方這一箭攻擊的時候,異變突生!

另外一支利箭沖著孫堅之所在飛速的射了過來!

孫堅聽到了前方箭支劃破空氣的呼嘯,心下一驚,下意識地驚道:“左右開弓?!”

慌張之下,他急忙又將身體快速的移回了原先的位置。

但由於這兩個動作是連續的,且移動速度過快,幅度過大,導致他在戰馬上的重心不穩,竟然是向著後方栽歪下去,險險的居然是要從戰馬上跌落。

不過孫堅也並不是完全的向斜後方掉落,他還是緊緊的抓著馬韁,一邊被戰馬拖著,一邊使勁的喊道“籲~!籲!”

離孫堅不遠的那些騎兵們急了。

“君侯要落馬了!”

“別追了!”

“都駐馬,小心踩踏到君侯!”

“都快停!”

一聲聲的高呼,那些追擊太史慈的孫家騎士們紛紛駐馬,生怕一個不小心,踩踏到了落馬的孫堅,

他們停留在原地,勒住馬匹,盡量不讓戰馬有多余的動作,然後呼問孫堅的狀況。

然孫堅也並非常人,他在失去平衡之後,緊抓韁繩,在快要被戰馬掀落下去的一瞬間,勒緊了韁繩,又一邊死死的掐住馬臀,卻是憑借蠻力和騎術重新將身體翻轉到了馬上。

乘著孫堅軍出現慌亂的這個空隙,太史慈遂催促麾下的騎兵們,快速的向著遠方奔馳離去。

“父親!”

在騎兵隊中最後方的孫策急忙打馬來到了孫堅的身邊,驚道:“父親,您沒事吧?”

孫堅搖了搖頭,道:“不打緊……嘿嘿,誰曾想到對方那個擅長弓術的小賊居然這般狡詐,而且竟然精於左右開弓之道,險些讓為父上了他的當。”

孫策驚詫道:“左右開弓?難怪父親竟會為其所算!”

太史慈適才只是射了兩箭……若是換成在正常的情況下,他就是連射十箭,孫堅在有準備的情況下,也不會因為躲避箭支失去平衡而摔下馬。

關鍵是太史慈適才的兩箭,乃是用了‘左右開弓’的手法,分別從兩個角度進行了箭射!

正常的人射箭,一般主要都是練一種動作,要麽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進行射箭的,要麽是用右手持弓,左手拉弦。

這就好像是人寫字一樣,大部分人通常是用右手寫字,但你若是讓他用左手寫,雖然也能寫的出來,但大部分人都寫的是歪歪扭扭的很難看。

除非確實下過苦功,經過系統的鍛煉。

在馬上扭轉身體用左手持弓時,射手一般的射程範圍基本都是在其身體的左面,再往右面瞄準,就扭過不動腰了。

孫堅適才躲避第一箭時,已經讓身體盡量側移到了對方在戰馬上扭轉身體時射箭的盲區,但誰想對方居然會立刻換手持弓拉弦,向自己躲避的地方又補了一箭,才導致自己的手忙腳亂,倉促回身,險些落馬。

左右開弓雖然難以學精,但對於久居於漢朝西州和北方邊郡的人來說卻不是難事,因為當地的騎手要常年要跟胡人和羌人打交道,久而久之,邊郡的人大多便精通此技。

董卓就是精通左右開弓的能人!

太史慈在遼東避難四年,這左右開弓的技巧,便是在這四年中練習打磨的。

孫策氣的直咬牙,道:“賊廝好生卑鄙,居然敢暗算父親!父親,咱們追上去誅滅此賊。”

孫堅搖了搖頭,道:“算了吧,對方雖然使詐,但確實是技高一籌,再說為父此番追擊也不過是做做樣子,別忘了,咱們本來就是打算是要放他們走的。”

說罷,便見孫堅撲了撲身上的灰塵,調轉馬頭,奔著後方而撤。

孫策不甘心的向著太史慈等人消失的方向望了一眼,無奈的隨孫堅離去。

……

宜縣,驛舍之內。

樊釹經過了一番考慮,終於下定了決心,來到劉琦的房中,表示願意聽從劉琦的安排,替他在荊州操持商號。

但是要建立這個商號,還需要很多的細節需要進行敲定,做買賣哪是那麽容易的事?

這個中的關鍵點,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的明白的。

於是乎,樊家的嫂夫人便在劉琦的房中住了下來,這樣兩人可以隨時研究做生意的具體事項,而且在床躺著上探討,比在桌案邊坐著探討要來的更加有效率,而且也可以加快兩人合作夥伴的親密關系,不至於顯的那麽生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