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糧食是設謀的利器(第2/2頁)

“劉某之意,我方與陶使君的兵馬,各自收拾行囊,假意返回屬地,而宛陵縣那邊,則是請吳校尉指揮郡內兵將,火速在各縣征收糧秣,搶割熟稻運往宛陵附近的倉敖,統一儲備,或可引山越倉促來攻。”

許耽聽了劉琦的想法後,認真揣摩了一會,大致明白了劉琦的意圖。

好騷的操作……

許耽在心中暗自感慨,荊州劉郎的心思果然縝密,難怪年紀輕輕便可與袁術為敵爭雄。

……

許耽將劉琦的方案帶回給了陶謙。

陶謙細思劉琦之謀……

眼下吳景已經是背袁投孫,準備在丹陽郡割據響應其姐丈孫堅自立,因而丹陽郡對吳景而言便屬於自家的地盤了。

如此,丹陽境內的山越毫無疑問便等於是他家中之患,不可不痛擊之。

吳景既已經將丹陽郡當成自家之地,那他便不再是替袁術看家護院之人,這丹陽郡成了他家族的私產,陶謙自然也不方便在吳景的眼皮子底下募兵了。

如此想來,以陶謙現在的立場,也確實是只有響應劉琦,謀取丹陽境內山越的人口,才是正途。

既然眼下謀取境內山越符合各家利益,那劉琦的計策自然就被陶謙和吳景響應了。

……

荊州軍和徐州軍,開始不約而同的收拾行裝,兩軍一軍向西,一軍向東北,各自回返自己的屬地。

坐鎮宛陵城的吳景,在荊州軍和徐州軍撤走的同時,立刻派出麾下之軍,在各縣征調糧秣,並命各縣令縣長火速搶收水稻,統籌至宛陵北面的倉廩。

眼下剛值秋收,糧秣稅收尚未點清完畢,可這位新到的代理郡守就這般急切的斂糧,各縣的縣令也搞不明白這是什麽騷操作,但因懼吳景兵勢,也只能是謹遵上命,加緊行事。

一時間,整個丹陽郡內針對糧草的收割和調配行動,竟是讓大小官吏們忙了個不亦樂乎。

而躲藏在山中的山越各部,在聽說了劉琦和陶謙已經分別撤走後,都松了口氣。

這一東一西兩個瘟神可算是撤出丹陽,若是他們再繼續鏖戰,各部宗帥還真就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是好了。

畢竟,山裏的余糧確實不多了,急需下山搶糧。

可是,情況似乎比他們想的要糟。

各家宗帥們本來是準備下山搶糧了,可是當探子將郡守吳景的動作回報上來之後,只把諸位宗帥氣的牙呲欲裂,拍桌子直罵娘。

這吳景剛剛到任,居然就開始大肆搶收軍糧,這是什麽意思?

這是擺明了要斷他們山中之民的活路啊!

吳賊,你也太狠了!

當下,丹陽郡內的一半以上的宗帥,皆在各自的領地內點齊人馬,並聯縱相約,打算一同合兵進攻宛陵奪取糧草,一則是為了生路,二則也是要給吳景一點厲害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