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琦想要公孫越的戰馬(第2/3頁)

荊州軍眼下其實就已經可以撤了。

但劉琦之所以將兵馬派到這裏,實在是因為公孫越那裏,有一樣東西對他的吸引力巨大,大到他想不來都不行。

一千余匹幽州右北平的優良戰馬!

對於那位幽州騎兵天王公孫瓚來說,一千匹戰馬他只需跟鮮卑和烏桓打上兩三場仗,剿滅邊塞的幾個外族部落,就能繳獲,雖然貴重,但還不至於是他的老本,這也是他敢讓公孫越南下的原因。

但對於荊州來說,一千匹戰馬就猶如守財奴看到價值千萬金的財貨,黃巾賊看到堆滿於倉敖的谷物,想不去搶都不行……因為根本就控制不住情緒。

打從知曉了袁紹送給荊州人的匈奴種馬是廢馬之後,劉琦心中就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這個道理他原先也知道——想要的東西,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拿,指望著別人主動來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朗陵和陽安的距離非常近,李錚很快便給劉琦帶回了李通的消息。

“府君,某那族弟萬億表示願意與府君聯合,只是他想向府君索要一件東西,若是府君肯給,其才肯協同我軍破敵。”

劉琦伸出兩根手指,淡淡道:“我給他兩件。”

李錚頗有些詫異地道:“府君知曉我弟想要何物?”

“當然,汝弟李文達坐鎮於朗陵,糾和附戶兩千余戶,手中可調動的人手幾乎與郡國之軍無異,他想要什麽我自然知曉……終究不過是名分而已。”

李錚一聽劉琦把話說的這麽明白,笑道:“還是府君看事通透。”

其實李通想要的東西,並沒有什麽難猜的,

歷史上的李通稱霸淮汝六年,不曾歸附於任何勢力,袁術在鼎盛時期幾番示好於他,李通皆不買賬,可最後卻在朝夕之間歸降了曹操,是為了什麽?

因為曹操給了他名分。

李通現在缺糧麽?缺錢?缺人麽?都不缺。

他所能夠調動的兵勇數量,不比任何一個郡守和國相所能調動兵卒數量要少。

然郡守、都尉等調配郡國的兵將,那是職責所在,名正言順,而他李通一個地方的豪強,一沒官職二無身份,又憑什麽能調動這麽多的兵馬?

他有什麽資格?

所以說,對李通而言,名分對他非常的重要。

朝廷給他名分,他就是擁有指揮軍隊權力的地方官吏。

朝廷不給他名分,他就隨時可能會被劃撥到黑社會、地頭蛇、山賊、江賊、惡霸這些惡勢力範疇中,可以被漢室朝廷名正言順隨時集結兵馬打掉的那種。

建安元年的曹操已經擁立了天子,控制了朝廷,他可以給李通想要的名分,於是李通在曹操的勢力滲透到豫州的第一個年頭,便立刻歸順。

而劉表呢?他只不過是荊州牧而已,他有權力給李通想要的名分麽?

答案是能。

因為除了荊州牧外,劉表還有另外兩個非常重要的頭銜傍身。

鎮南將軍,假節。

將軍之位不常置,可一旦置了,那便是可以全權監督一方軍務。

假節,則是可代表天子。

這兩樣東西不如奉天子以令不臣那麽直接,但也是名正言順的官方授權,有這兩個名頭傍身,劉表就等於是握有一份蓋有‘漢室皇帝公章’的南方軍官任免授權書,只要是在可算為的“南境”的地方,劉表就有這個權力代替朝廷授權。

李通在朗陵,不可能千裏迢迢的派人去長安求官,很顯然長安也不會有人尿他這一壺,如今在整個南境,能夠滿足他這個訴求的,也就是劉表這個鎮南將軍。

李錚又問劉琦:“府君適才曾言,還有另外一件東西,想要贈予族弟,不知是為何物?”

劉琦淡淡一笑:“你可以問你那族弟,我先前在橋蕤和陳蘭那裏繳獲的艨艟和走舸,他要是不要?”

淮汝之地,遍地都是沼澤與河流,船只對於這附近的哪個勢力而言,都非常的重要。

能夠憑白得到劉琦先前收繳的船只,李通自然是不會拒絕。

不過李錚不明白的是,李通既然沒有向劉琦主動索要,劉琦為什麽反倒是偏偏要贈送給他?

這委實有些不合常理。

……

聯合了李通之後,劉琦便開始等待去許褚使者那邊的消息。

許褚的本家乃是在譙縣,離汝南實際是頗有些距離的,但許氏鄔堡就如同中原大族李氏一門一樣,並不是劃地而居,而是不斷的向外拓展呈病毒式的兼並土地。

許褚的家族也一樣,他們族中的田地和徒戶也是在不斷的增長,

除了譙縣本土的良田之外,自細陽以西直奔女陰縣,這一大片地界中,有很多土地亦為許氏宗族所兼並,

而如此一來,他家族的勢力便也是滲透過了沛地,而至了汝南郡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