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兄弟同心齊上陣(第2/3頁)

若是普通的醫生,即使有劉琦的信做介紹,劉表也是不屑一顧,但張機身份不同,他的出身和他的履歷,讓劉表不得不對他表示重視。

當劉表對一個人的本身開始表示重視的時候,那這個人做撰寫的東西,即使寫的牛頭不對馬嘴,也一定會得到劉表的認同和肯定,這就叫愛屋及烏。

回到了新野縣之後,劉琦也不外道,便請荀攸參觀了己方的軍營,並讓他看觀看新野屯田的山越之民,以及各部將領都介紹給他認識,讓他能夠最快速度的熟悉己方的情況。

畢竟,這個人今後就是他的謀主了。

就在荀攸正在對劉氏在新野的勢力進行逐步了解的時候,襄陽那邊,有一行人抵達了新野。

這些人倒是令劉琦非常的意外。

其中就由劉琦的兩個弟弟,劉琮和劉修。

另外,就連劉琦的兩個妹妹,劉雅和劉靈亦是來此。

這兩個妹妹,皆是劉琦的從妹,只是父親早夭,便由劉表代兄撫養,前番劉表只是先將劉琮和劉修接到了荊州,但隨著荊州逐漸平定,山陽劉氏開始在荊州有獨掌乾坤之勢,劉表便開始大批量的遷移家鄉山陽劉氏的宗族,這其中也包括她們姐妹。

劉表現在需要用這些劉氏宗族,幫助他穩固荊州內部。

這兩個妹妹,也是自幼跟在劉琦屁股後邊屁顛屁顛跑的小娃兒,只是如今時過境遷,兩個從妹竟也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眼見弟弟和妹妹們一同來了新野,劉琦心中既高興,又詫然不解。

“仲璜,你們為何來新野了?”劉琦將弟弟妹妹們讓進了縣衙正廳後,首先向劉琮發問。

劉琮身為次子,僅在劉琦之下。

他急忙站起身,對劉琦拱手道:“年關之節,兄長為了咱劉氏的基業,都不曾趕回襄陽與家人團圓,父親恐兄長一人在外孤獨,特命我們幾個作弟弟妹妹的前來探望兄長,順便表達父親對兄長的贊賞。”

劉琦這才恍然的點了點頭,道:“原來是父親派你們來慰勞我的?”

“正是。”

劉琦感慨道:“著實是辛苦你們了。”

劉琮搖頭道:“這點小事有甚辛苦的,兄長實在是對我等見外了……再說,我們身為兄長的弟妹,前來看看出征在外久不歸家的大兄,也不是在常理之中麽?”

劉雅在一旁掩嘴輕笑:“大兄休要聽仲兄說的好聽,我和靈妹來此,確實是因為見大兄久不歸家,因而特來探望,但仲兄他們兩個此來,實是奉了父親的之命,前來隨大兄建功立業來的,這動機相比與我和靈妹,著實是不甚單純呢。”

“建功立業?”劉琦詫然的看向二人,奇道:“如何建功立業?”

劉琮低低的咳嗽了一聲,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卻見劉修笑呵呵地道:“大兄,父親說了,讓我和仲兄到你的軍前學些本事,以後咱們兄弟一同上陣,輔保漢室,為朝廷盡忠。”

劉琦萬萬沒有想到,這倆小子居然還帶著這麽一項任務來自己面前,著實是讓他深感為難。

倒不是劉琦為人小氣,不願意讓兩個弟弟建功立業,彰顯聲威,著實是他對自家的這兩個小弟頗是了解。

劉琮和劉修的能力,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一般,屬於死狗扶不上墻的那種,劉表見自己出息了,就以為他其他的兒子都可以成才。

這老頭著實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一些。

但眼下的難處,就是這倆小子已經被劉表派到了新野,很明顯劉表是想讓他倆也和自己一樣得到歷練,自己若是推三阻四,只怕會引起一連串不必要的誤會。

劉琦顯然是有些為難了。

文不成武不就的,他們又能幹些什麽呢?

就在劉琦犯愁的時候,一名侍衛走進了正廳,對他拱手言道:“啟稟劉府君,陶郡丞前來拜見。”

一聽‘陶郡丞’三個字,劉琦一時間有點沒太反應過來,

但他很快就想到了。

不就是那個被陶謙送來,給他當人質的陶商麽?

自己為了安撫陶商,還將他委任為郡丞,做了自己的二把手,不過到了新野之後,劉琦並沒有讓身為郡丞的陶商去接觸軍中最為核心的權力事物,而是讓他主要替自己處理一些郡內的瑣碎事務,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

陶商倒也是盡職,即使劉琦讓他做的這些不過是一些如同牛毛的小事,但陶商也把這些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樁樁件件都落實的極為認真,而且還總是會如期的完成這些任務,並將結果不定期的向劉琦進行匯報。

劉琦估算了一下日子,陶商這段時間一直沒有出現,今日來此應該是來向自己匯報這一階段的成果來了。

不論怎麽說,陶商目下都是郡丞,在南陽郡是僅次於劉琦的存在,就算是他並不掌權,但並不代表著他沒有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