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3頁)

劉琦感慨道:“不知伯常的幾個弟弟,最小的幾歲?”

馬玄無奈笑道:“四弟馬良今年已過五歲,幼弟馬謖,也不過才剛剛三歲。”

劉琦聽了,臉上露出了敬佩之色,舉起酒盞道:“伯常為人如此,年紀輕輕卻肩負這般重任,實乃年輕一輩中的楷模,咱們一起敬伯常一盞!”

面對劉琦的邀請,蔡瑁、蒯越、蒯祺等人自然無法拒絕,大家紛紛一同舉盞致敬馬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廳堂內的五個人都微微有心了一些醉意,蔡瑁借著酒勁,突然對在場的眾人道:“諸公,此番劉府君回襄陽,除了面見主公詳述南陽郡諸事之外,尚有一件大事,卻是需要我蔡家相助的,諸位可知為何事?”

蔡瑁明顯有些喝高了,竟然把劉琦邀請蔡家進駐到南陽郡的提案,拿出來當眾吹牛逼。

不過此一舉,倒也是正中劉琦的下懷,他倒是正想借著什麽機會,能夠讓荊州的諸多家族,都知道自己邀請蔡氏進駐南陽郡協助自己。

迎著蒯越和馬玄好奇的目光,蔡瑁隨即直了直腰板,笑呵呵地對諸人道:“劉府君初定南陽郡,功勛卓著,可謂不世之功,只是眼下南陽郡紛亂,西涼軍以及本地宗族之間彼此相爭,紛亂不止,府君特邀請我蔡氏中人入駐南陽,以為臂助,相助府君平定亂局,鼎定荊北局勢!”

說罷,蔡瑁頗為傲然的看了看馬玄和蒯越,道:“我蔡家得姐丈器重,定不辜負姐丈所望!姐丈放心,今後有我蔡氏中人在南陽,不論是西涼虎狼還是當地郡望,若有膽敢違背姐丈者,我蔡氏中人定不會讓其好過!”

馬玄聽了倒是沒有感覺,不過蒯良心中倒有些不是滋味了。

當初蒯氏為了幫蔡氏,在爭奪討伐南陽郡軍權的時候站在了蔡瑁的一面,

如今時過境遷,蔡氏與劉琦修好,得到了進駐南陽郡擴大家族勢力的機會,反倒是蒯氏一族現在處於不溫不火,依舊沒有什麽可以發展的跡象。

如今蔡瑁與劉琦關系和睦,蔡家憑借著蔡覓的枕邊風,逐漸在劉琦手中取得了更多的資源。

特別是入駐南陽郡,著實令蒯越眼饞。

南陽郡屬於大漢朝最為發達且人口最多的一個郡,不論是文化還是技術,包括生產力在整個大漢都是名列前茅的。

蔡氏一族本來在南郡諸族中便已經處於魁首之地,如今劉琦若是讓他們在入駐了南陽郡……日後蔡家的勢力若果然能夠在南陽郡紮下根來,怕是從此劉荊州麾下,再無能夠與蔡家相匹敵的家族勢力。

而原先曾經可以與蔡家相庭抗禮的蒯家,今後也勢必會被蔡家壓下不止兩三頭,從此只能以蔡氏為尊了。

一想到這,蒯越心中便著實是難受的緊。

卻見劉琦突然轉頭看向馬玄,道:“伯常,劉某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伯常應允才是。”

馬玄見劉琦說的鄭重,急忙起身,道:“還請劉府君吩咐,若能有用得到馬玄的地方,玄一定盡全力助君成事!”

劉琦不著痕跡的掃了蒯越一眼,道:“劉琦想請伯常為此番我北上漢中的隨軍參謀,與我共同協定平定漢中之策,不知伯常可能應允否?”

馬玄沒想到劉琦居然主動邀請他參加北上討伐漢中的軍隊,心下大是激動。

能夠得到隨軍出戰,並被主帥親定為隨軍的參謀,雖然沒有實質性的軍職,但足矣體現出劉琦對他的重視……

若是馬玄能夠在這次隨軍的戰鬥中有所獻策,立下實質性的功績,那日後等待他的將是飛黃騰達,前途無量。

在如今這個已經沒有了太學的天下,士族群體能夠出頭的路徑已經隱隱發生了改變,其中最為捷徑的一條路,便是給軍閥當輔臣,為他們建立功業,以謀求在地方的近身之姿。

馬玄似乎已經走上這條升遷最快的捷徑。

“承蒙府君看重,末吏無以為報,願竭盡所能,輔府君成就功業!”

“好,伯常既肯相助,則此番出兵漢中無憂。”劉琦伸手重重的一拍桌案,道:“痛快!來來,咱們共飲一盞!”

廳內中人紛紛舉起手中羽觴,共同暢飲。

隨後,這一晚蔡府正廳的客人們便沒有再談政事,而是飲酒食肉,談風月之事。

酒勁上來了,眾人便在蔡瑁的邀請下,在正廳內甩開大袖子,跳起來漢朝的獨有的舞蹈。

劉琦一直不習慣漢朝人一言不合就開跳的習慣,但眼下也只能是入鄉隨俗,跟著他們甩動大袖,在廳堂中猶如半瘋子一樣撒歡似的來了幾段。

跳完舞後,蔡瑁借著酒勁猶自不肯罷休,非要上場舞劍給大家耍耍。

眾人也勸不動他,只能是任憑蔡瑁持劍在場中來回瞎比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