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喂雞亦可引猴(第2/2頁)

“魚復與關頭,實為益州禍福之門,今二門悉開,堅城皆下。”荀攸短暫的下了一個評語。

“應留多少人駐守?”劉琦反問道。

“嗯……”這一點荀攸倒是犯了難。

魚復之地,對於益州人來說,猶如門戶,自當如劉焉一般,派遣嚴鏞這樣的名將率領重兵駐守,但眼下對於荊州人來說,這裏屬於一個踏板,但一時半刻能不能用上,還在兩說之間。

劉琦馬上還要去漢中,卻不知漢中諸事是否順利。

多留兵,恐不劃算。

可若是留少了兵將,也未免無用。

少時,卻聽荀攸斟酌了好久之後,方道:“留兵七千當可。”

劉琦聽了這話不由笑了。

歷史上的曹操,在合肥這處戰略要地上,為了鉗制東吳,留下了著名的大將張遼……同時也留下了七千人馬。

或許對於現在這個時期的戰爭來說,七千這個數字,有著什麽獨特的意義?

“還是留三千人吧。”劉琦決定砍下一半。

荀攸聽了,心中多少有些不放心:“留的人少了,恐不能成大事。”

“不盡然,只要籌謀得當,想要守住江關,應不是問題。”劉琦的話裏話外,似乎頗有些自信。

荀攸見狀,心知劉琦應有籌謀,遂恭敬地道:“願聞其詳。”

劉琦問荀攸道:“公達覺得,我等此番攻打江關,為何能這般迅速的取勝?”

荀攸認真地道:“出其不意,乃在其一。”

劉琦點頭道:“其二?”

荀攸轉過頭,在雄關之上,向著下方的滔滔江水瞅了半晌,突然道:“乃因舟師得勝。”

劉琦很是鄭重地點頭道:“不錯,江關之地,雄關險隘是其一,但除了雄關之外,尚有水道為其二,山關難雖越,但若水道被突破,則山關也難久守。”

劉琦此番攻打江關,黃忠和黃敘父子針對關頭所做的攻擊,自然是功不可沒。

但他們之所以能成此大功,同時也是因為關下的水道被劉琦和太史慈,典韋等一眾強攻,故而使的水門被攻破,引得關上之軍分出一大部分下關去搶水道,結果水道沒有搶成,反倒是連關上的守備兵力,也不足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今反是換成了荊州一方來守備江關,但情況基本上還是一樣。

但荊州軍伐江關,乃屬逆舟行師,若是蜀在兵伐江關,便屬東向。

故劉琦決定,采用鐵索橫斷關口,又於鐵索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鑿兩岸壁,引繩為飛橋,嚴為守備的方法,來守護關口城寨。

至於後援方面的事情,亦無需擔憂。

江關雖屬蜀地,但就地緣而言,其實還是離荊州的西面較近,而可以作為江關大後方,最為貼合的一個地方,就是秭歸縣。

因此,只要是守江的戰略得當,運籌規劃得體,穩守江關對於荊州軍來說,應該是不在話下。

更為主要的是,益州內部現在比較混亂,劉焉沒有足夠的精力,對江關進行大規模的突擊。

但守備江關的任務,應該交給誰來做?

按道理來說,劉焉目下沒有能力來攻江關,但凡事都逃不過一個萬一。

若他果真派兵前來,誰能守之?

這個留下的人,不用能力太強,因為劉焉目下抽調不出那麽多的精銳……守關人只要能夠按照劉琦的方法謹慎執行,想來就夠了。

劉琦認真的思慮了之後,想出了合適的人選。

而這個人選,應該也是劉表希望他去磨礪鍛煉的。

便借花獻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