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蔡琰的到來(第2/2頁)

與歷史上的義舍頗有些不同,這處義舍雖然也承接著歷史上義舍的作用,為往來的行人提供吃食,但在住宿方面,卻不能接納每一個人,非得花錢住宿才可以,而且價格並不便宜。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讓地方郡署和縣衙承擔這麽大的高額成本費用,地方郡署早晚也會被吃空的。

以劉琦制定的價格而言,義舍的居住档次不是普通的黔首能夠承受的了的,非得是那些寒門子弟不可。

畢竟地方有限,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對於那些往來的寒門子弟而言,驛館不能夠容納他們居住,但這個義舍卻可以,只要能繳納足夠的錢帛,那居住在這裏的寒門就可以得到舒適的歇腳環境。

而且住在這樣的地方,總比住在那些普通的民宅有安全保障。

整個漢中的政策與風氣,就在這個夏天,不知不覺的發生了變化。

……

與此同時,從荊州那邊,亦是有一隊人馬正在向著漢中郡的方向前進著。

那支兵馬的領頭之人,乃是荊州的校尉文聘,他此番奉劉表之命率兵前來漢中郡就任郡守之位。

而文聘這一次,並不是一個人來的,與他同行的除了荊楚的士兵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因為有關於修撰‘漢書’這個大項目有了巨大進展,因而與文聘一同前來。

這個人就是蔡琰。

關於續編‘漢記’,以及按照當初劉琦編纂的大綱所作出的‘漢書’,如今已經被一眾五業從事攥寫出了大致的構架,當中具體的人物事跡枝框架也已經成型,目下需要的是繼續填充,並銜接貫通,讓其逐漸有血有肉。

前番龐德公和司馬徽攜帶兩部巨作的成型底稿與幾名長沙學宮的學官親自前往襄陽,將底稿交給劉表觀看。

劉表非常滿意,對龐德公等人大加贊賞。

反倒是在襄陽編纂《五經章句》的宋忠、綦毋闿、王謙等人,深感自身光芒被長沙學宮的人掩蓋,頗為愧疚,一時間竟然是紛紛躲在襄陽學宮中,潛藏不出,發憤圖強,暗中憋著勁要將《五經章句》做的更為完美,超過長沙學宮中人才行。

劉表對‘漢書’‘漢記’的進度和完成度很滿意,但他也知道這是劉琦一手策劃的文學項目,若是要向下一步進行,非得要通過劉琦的認可不行。

於是劉表與龐德公商議,派出了長沙學宮的五業從事蔡琰,攜書稿隨同文聘,一同來漢中,將項目成果交給劉琦過目,以敲定後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