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勢力愈大的袁紹(第3/3頁)

荀彧認真地道:“曹操與將軍雖是故交,但他現在畢竟執掌一州軍政,與當初仰人鼻息時大有不同,荀某此番前去,乃是替將軍監看曹操,以防其有異志。”

袁紹滿意地點頭,荀彧這想法還是頗令其滿意的,心思細膩者,可用之。

“那就依文若之言行事吧。”

……

散帳之後,郭嘉偷偷地找到了荀彧,問他:“文若為何要棄袁公而去?”

荀彧不解道:“奉孝何出此言?我乃是替袁公去兗州監看曹操。”

郭嘉輕描淡寫地笑道:“文若能瞞住旁人,卻瞞不過我……曹操眼下雖然得勢,但根基不穩,依舊需要依附袁公,畢竟他的東西南三面皆是強敵,且兗州境內田地近些年因戰事被摧殘荒蕪,若是沒有袁公在背後扶持,怕是姓曹的旦夕就會覆滅。”

“所以呢?”荀彧眯起了眼睛。

“所以……”郭嘉的嘴角勾起了一絲弧度:“所以,你此番去曹操那裏,是為了棄袁公而改換門庭,郭某說的沒錯吧?”

荀彧心下吃驚,急忙左右四下張望。

“文若兄莫要緊張,這附近無人。”郭嘉笑呵呵地道:“只是郭某不明白,袁公初定冀州,招兵買馬,勢力愈強,翌日必可帶甲百萬,威震天下,有此雄主,文若為何要棄之而去?”

荀彧四下張望了一圈,言道:“奉孝,你我乃是舊識故交,往昔也多要好,今日我不瞞你,袁本初乃是雄主,翌日亦會成就大事,但道不同不相為謀,我荀彧乃是漢臣,斷不能輔佐篡逆之人,故只能棄之。”

郭嘉頗為詫異地道:“文若何故認定袁公是叛逆?”

“難道你沒看出來,袁公此番先答應王允迎駕,後又反悔,致令王允等一眾為西涼軍屠戮,多人生死不明……他分明是故意的,其目地甚是卑劣!”

郭嘉挑了挑眉:“袁公是何目地?”

荀彧長嘆口氣:“袁公之所以故意答應王允,然後又不派兵救他……是希望天子能夠死於亂軍之中,難道這你還看不明白?”

郭嘉似笑非笑的看向荀彧,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荀彧與郭嘉不同,或許是因為族中的教育,或許是出自於他的義理,他對於漢室的感情與郭嘉這樣的士人不一樣,對於天子,他要比郭嘉所認識的大部分士人都要尊重的多。

確實,袁紹就算是名望再高,但在對待劉氏天子這一件事上,他算是在無形中將荀彧給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