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風雲(第2/2頁)

劉琦明白馬玄話中之意。

基本上都是一些白紙,經過自己數年的調訓之後,這些少男少女日後都會成為什麽樣的人,就看自己想讓他們走上什麽道路了,而這些人是沒有選擇權力的。

“府君,我們何時撤兵?”馬玄又問了劉琦另外一事。

“且先等等,待陛下正式向雒陽遷都之後,咱們再行撤兵回返漢中不遲。”

法正對劉琦道:“府君,還是抓緊些時辰好,眼下陳王已薨,荀公達先生先行返回漢中,替陳王操辦後事,但聽他臨行前的意思,若是要替陳王發喪,還需府君親自前往漢中不可,畢竟這是件關乎如何收服陳國五萬將士之心的大事啊。”

劉琦點頭道:“先生放心,此事我心中有數,我現在只等馬、韓那邊的敕封詔書一下,便立刻啟程,起兵返還。”

……

關中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但大漢朝南北兩地的情況此刻正是暗流洶湧。

先是幽州漁陽郡中,劉琦的使者見到了劉虞和劉備兩個人。

昔日,劉虞在軍事上所依仗者,大部分皆是幽州本土的豪強,兵馬也大部分都是這些豪強的私人武裝。

這些兵將的數量雖多,但集合起來的戰力水平實在是過低。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烏合之眾。

而身為漁陽都尉的劉備,則是向劉虞諫言,要從幽州的百萬流民中,抽調精壯組成他們自己的軍隊,並仿效荊州的劉琦一樣,且屯且守。

這個方略可以說完全借鑒了劉琦當初在荊南屯田,並收編丹陽山越的軍略,一邊屯田開墾,一邊操練兵將,施行軍屯。

幽州和冀州本體的門閥勾連結黨,在整個大漢朝的各州都是數一數二的,朝廷當初立三互法,最為根本的指向,也是幽冀二州人士。

可想而知,幽州本土的土地和人口附戶,對於劉虞來說,怕是已經根本沒有多少可以抽調的了,若是強行征兵,恐怕觸碰的就是本土豪強的利益。

但幸好這裏荒田較多,乘著天下變亂,劉虞在本地也收攏了將近百萬的流民,而邊貿互市也使得幽州在近些年間,使得州府在這段時間積攢了一定量的資金儲備,可以用來擴軍。

而劉虞本部軍隊的擴充,操練之事自然是由劉備代勞。

劉備本人就是個頗有軍略才幹的人,在加上關羽和張飛,而同時劉虞也派趙雲協助他,使的幽州本州軍隊的素質和戰力日新月異,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