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漢書成(第2/2頁)

這當中還偶爾用力捏兩下。

蔡琰掙脫不開劉琦的手掌,只能紅著臉任憑著劉琦在自己的臉頰上撫摸把玩,嘟著紅唇看著劉琦,雙眸中幽怨頗甚。

少時,劉琦方才將手從她的臉頰上拿了下來,然後放在鼻子下輕輕一聞,嘴角露出了一絲浪浪的笑。

“我這手掌,如何嗅起來盡是清新脫俗之氣,便猶如昭姬你本人一樣。”

蔡琰微蹙俏眉,微氣道:“你這人怎麽這樣?剛一見面便動手動腳的。”

劉琦將身子向前俯了一俯,笑道:“想我麽?”

蔡琰白了他一眼,沒吭聲。

但她沒有遮掩住的嘴角,那甜甜的笑意卻體現了她此刻內心中的喜悅。

“上一次我出征之時,昭姬你曾在路旁相送,並為吹簫一曲以為壯行,我今日得勝而歸,不知昭姬當如何相待?”

蔡琰微微張了張嘴,似是想說些什麽,但隨之又顯得有些猶豫。

少時,卻見她對劉琦道:“使君昨夜為陳王守靈一夜,現白日可能出靈堂?”

劉琦點頭道:“昨夜守靈,今日白天可暫出一會。”

“那請使君隨蔡琰來,琰兒有一物,想給使君一觀。”

什麽東西還要背著人一觀?

該不是那個吧?

劉琦的眼光不自覺的掃向蔡琰的腰肢處。

……

劉琦隨同蔡琰出了靈堂,來到後院的亭中安坐,蔡琰隨即命人送來四個大箱子。

將箱子打開之後,裏面則是一卷一卷的簡牘。

“這就是琰兒為慶賀使君功成的禮物,還請府君一閱。”

劉琦見狀恍然大悟,心中大概已經知道這裏面是什麽了。

但即使如此,他的心還是有些‘砰砰’的直跳。

少時,便見劉琦緩緩打開了木箱中最上面的那一卷簡牘。

展開之後,但見裏面赫然寫著:“光武帝紀——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

毫無疑問,是《後漢書》中十紀的第一篇章。

那筆跡端莊秀美,小巧之中隱隱然還帶有幾分大氣。

這字體劉琦認識,正是蔡琰所書。

“這是?”劉琦擡起頭,詫異地看著蔡琰,奇道:“是《後漢書》的成稿麽?”

蔡琰輕輕地額首道:“正是,雖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調整,但當中的列傳文章皆已做全。想來可以傳播於世了。”

“三年……竟然只用了三年。”劉琦驚喜的站起身,一把握住了蔡琰的手道:“昭姬,我本以為此書若要得成,最少要窮盡七八年之功,誰想居然可以完撰的如此之快?”

蔡琰亦是喜道:“多虧了龐先生他們。”

劉琦搖頭道:“這當中固然有尚長老師,還有德操先生他們的編纂之功,但也少不得昭姬你從雒陽帶來的絕跡孤本,更兼你南北行走,為這《漢書》的編纂往來奔波,尋取各方意見,若沒有昭姬,想來這《漢書》也不可能這般快的問世……昭姬,你不虧為天下第一奇女子也。”

蔡琰被劉琦誇贊的臉色有些發紅。

這個浪蕩子,怎麽一點都不會誇人?

什麽叫奇女子?叫人家一聲才女不好麽?

其實當初蔡琰剛剛攜帶蔡家得的書簡進入荊州的時候,對於這後漢書的著書工程,心中也是非常的感興趣,畢竟她出身高門士家,又是中原有名的才女,自小便受到其父蔡邕的文化熏陶,眼見山陽劉氏在荊州組織了這麽大的一個項目,她自然是想參與其中的。

這也是她頻繁跟劉琦接觸的最初原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心思開始從文學著書上向劉琦本人的身上轉移。

劉琦想要著什麽書,或者他想要做什麽,蔡琰都願意為他去做。

這套《漢書》成書時的喜悅,現在對於蔡琰來說並無所謂。

她有了比之書籍更讓她牽掛的東西。

現在對於她而言,著成了這套書使得劉琦歡喜,才會使她能夠感到開心。

“甚好,甚好,此書一旦傳播於世,則必為天下所側目,我荊州書香之地的名聲也算是就此打出去了,日後十年乃至數十年間,荊楚之地必將吸引天下士人傾心向往。”

劉琦轉頭笑道:“昭姬,你說我若是將這套漢書,作為我荊楚學宮的著作,放於各學宮之內,用以吸引諸郡學子,可行否?”

但蔡琰的回答卻有些超乎了劉琦的意料之外。

她對劉琦說道:“依蔡琰來看,使君將這套成書,先行送往雒陽,並上書陛下,重新修葺蘭台,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