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劉琦獻書(第2/2頁)

此事必不與他幹休!

劉琦何等的眼力,自然也看出了他們父女的一些心思,為了不使他們感到尷尬,劉琦遂轉移了話題。

“伏公,昭姬從荊州帶來的《漢書》,劉琦有意獻給陛下,作為朝廷在雒陽重立東觀和蘭台的契機,不知伏公可否將此事代劉琦轉稟於陛下和太傅,請朝廷定奪?”

伏完適才還略是陰沉的臉色,一下子由陰轉晴。

伏家乃是經學名門,伏完先祖伏勝在西漢時期起,便是經學大家,後傳至伏湛一輩,授徒數百人,更兼為漢成帝的帝師,自成一家學說。

對於重立東觀,蘭台這樣的著書機構,對伏完這樣的經學名門中人來說,自然是重中之重的要點。

他忘記了適才與劉琦之間的不快,忙道:“伯瑜此言當真?”

劉琦微笑道:“自然是真的。”

“那《漢書》何在?”

劉琦微笑道:“我和昭姬引伏公去看。”

蔡琰轉身拉起了伏壽的手:“小妹,你也隨我們一同去看看,如何?”

伏壽其實已經不想在這待了,她適才著實有些無地自容,但劉琦和蔡琰並沒有難為她,而是輕巧巧的帶開了話題,還主動邀請他一同去看《漢書》。

此刻伏壽若是不答應,多少顯得自己有些沒有胸襟了。

於是乎,伏壽便也答應了。

眾人來到存放《漢書》成稿得到書房,在經過劉琦和蔡琰的介紹之後,伏完和伏壽父女二人,開始認真地翻閱那些簡牘稿件。

看了一會之後,卻見伏完發出了一聲長長地嘆息。

“好,好……囊括這般全齊列傳的《漢書》,老夫還是第一次見到!伯瑜當真要將這典籍獻給朝廷。”

劉琦認真地道:“琦乃漢臣,自當為漢室振興盡一份綿薄之力,且不止是這套漢書,昭姬替蔡中郎寄存在我荊楚學宮的兩萬余冊典籍,琦願意分別抄錄,獻於朝廷,以為重新建蘭台之用。”

伏完聽了這話大喜:“伯瑜,真忠臣也。”

伏壽在一旁看著劉琦,心中陡然升起了敬佩。

要知道,劉琦所貢獻的這些東西,在天下士子的心中足抵億萬金,普通的經學之門,平日裏所珍藏的經學典籍都是藏如珍寶,不輕易與外人展示。

如今劉琦肯將這些都獻出來,這得是何等的氣度與胸懷?

其實也不怪伏壽驚訝,劉琦這樣舉動,換在後世,就跟一個房地產商,將名下蓋好的所有房子都捐出來一樣的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