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荊州今後的格局(第2/2頁)

蒯越卻笑了,他搖了搖頭。

“兄長所言,越不甚贊同,兄長目下揣摩問題的角度,還只是站在南郡一宗之長的位置上,卻不曾站在劉使君的位置上考慮。”

蒯良轉頭看向蒯越。

卻聽蒯越沉聲道:“若是劉使君之志,只是坐領荊州一地,那兄長確實該為蒯家擔憂,但以弟度之,使君之志絕不在荊楚一地!天下各州,皆有諸多宗族、世家、門閥,特別是越往北,則宗族門閥便越是林立,劉使君一旦擴張,則必然與各地的門閥產生碰撞,屆時就地分利,劉使君豈能沒有一地士族、門閥作為支撐?而使君從荊州起家,毫無疑問,能夠作為使君最根本核心的,還是咱們荊州本土宗族士人。”

蒯越的話,讓蒯良的心中略感安穩。

“不錯,不可只從一郡的角度來看,為兄的眼界未免有些淺顯了……這天下的門閥士族,又豈只有荊楚一地?遠的不說,光是臨近咱荊州的豫州門閥,數量遠超咱們荊州數倍。”

蒯越搖頭道:“其實我擔心的倒非兄長所思之事,我想的,乃是劉使君麾下的各部勢力,如今已是初具雛形,怕是越往後便越是復雜。”

“如何復雜?”蒯良奇道。

“劉荊州執政的這些年,在荊楚扶持了兩股勢力,一是學宮中的文人士子,眼下若是論及學子數量,我荊州已是位列天下各州之頂,二是他山陽劉氏的宗族勢力,眼下除了南郡,荊南諸郡的郡守,郡丞要務,皆是他劉氏族中之人擔任……”

蒯良一個勁的點頭。

蒯越又道:“劉荊州扶持了這兩股人,但劉使君卻是常年征戰在外,如今蔡德珪新亡,黃祖被下了郡守之職,我想接替他們位置的人,必然也都是劉使君麾下的軍功武將……這些人與其他勢力不同,那些戰將一個個的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士,又甚得軍心,以後征戰時間越長,這些軍功武將勢力的瓜葛和能沾染的東西就必然越多……若是我等本土宗族得勢,或許還牽制於他們,但如今德珪新亡,兄長又心有余悸,不敢展足,只怕今後數年,荊州軍功將領之勢會愈發龐大……說實話,這也未必是什麽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