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忠奸(第2/2頁)

袁紹布告天下出兵的理由,依舊是清君側。

他言前番平叛烏桓與鮮卑,消滅北族三十萬人,河北將士們浴血奮戰,死傷甚重……

他向朝廷呈遞立功將士的名冊,本以為朝廷會公允授賞,但朝廷中的佞臣卻僅僅只是用一些新成立的雜號空位來應對將士,甚至不給於任何撫恤。

如今,他袁紹在三軍將士的挾裹下,不得已前往雒陽,替將士們去問責王允和劉虞這兩個奸佞。

反正都是雞蛋裏挑骨頭的理由,他自己的三個兒子被任命為州牧,袁紹反倒是一句也不提了。

兵貴神速,袁紹在河東的先鋒軍由高幹率領先行南下,直入司隸境內。

而朝廷一方,自然是由衛將軍呂布率兵北山,去阻攔袁紹的軍隊。

河東郡原本也是司隸的地界,先前的河東太守王邑,也是忠於朝廷的,盡心竭力的為天子看護北方的大門。

但後來王邑得了頑疾不能理事,而一直緊盯著河東郡的高幹則是乘著王邑病重的時機派兵南下,代替王邑掌管了河東。

當時正值韓遂造反,朝廷和劉琦的注意力都在西方,故而沒有對河東郡和王邑的事情有所反應。

而當朝廷該準備對此事行駛權力的時候,袁紹則已經有所行動了。

……

呂布的兵馬和以高幹為首的先鋒軍在太行山南線相遇,雙方相遇之後,直接開戰!

按道理來說,呂布是衛將軍,以高幹為首的先鋒軍不應該對他動手,但袁紹這一次對外放出的消息是清君側,而清君側的人除了王允、劉虞等人之外,也有呂布的名字。

所以這次交戰,袁軍的態度是消滅佞臣呂布,而不是針對朝廷。

所以,高幹敢於對呂布動手,因為他們已經給呂布打上了奸臣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