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查明真相(第2/2頁)

劉虞感慨地拍了拍手,看向楊彪等一眾士族清流:“看到沒有?伯瑜處事縝密,滴水不漏,真真乃是赤誠君子,非此人不能擔興旺漢室的大任。”

眾人都是跟著點頭應和,但應和的還是比較勉強的。

楊彪哼了哼,連應和都不應和。

劉虞大手一揮:“諸公隨我同往!”

廣場之上,包括呂布軍的軍士,宦官和雒陽軍士,大概有二百多名所謂的證人皆已經被黃忠帶至。

劉琦從軍中尋了二百名刀筆吏,一人配上一名朝臣在加上一名衛士署的成員,開始向這些認證詢問天子死去的那天晚上的情況。

德陽殿前的廣場足夠大,即使有數百人,但也能做到單獨詢問,彼此不會有串供的情況出現。

而且一名文書負責記錄,一名朝臣和一名衛士署成員負責詢問,彼此間互不相識,審訊完畢只有,三人都要在供詞上簽字,保證了供詞的真實性。

朝臣們向這些證人咨詢,必然是會避重就輕,但有衛士署的人在旁邊,有些他們‘忘了問’或是‘不想問’的話,衛士署的人就會做補充。

這樣的操作模式,讓人找不出一丁點的毛病,幾方彼此互相監督所審訊出的供詞,也具有最真實的效用。

即使秋後算賬,也沒法算,因為各方人都參與其中,誰日後也甭想拿這個說事。

……

劉琦站在高台上,看著一摞又一摞的簡牘,隨即沖著劉虞和楊彪,還有一眾朝臣們,道:“諸位,咱們一起翻閱,看一看這些供詞是否大致相同,如此便可推斷出,雒陽當夜到底發生了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