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王道之殿(第2/2頁)

饒是孫策這樣的倔脾氣,此刻也被劉琦說的有些面紅耳赤。

羞臊。

“孫郎,朕時刻不忘當年與文台公的相敬之誼,在這天下諸牧守之中,朕只相信文台公一人,這江南之地,有他替朕牧守,朕放心!”

話已經被劉琦說到了這個份上,孫策要是再不表態,就著實有些不識好歹了。

很顯然,劉琦這是打算以官方的名義,承認孫家在揚州的地位與利益,這對於以軍功出身的孫家來說,著實是夢寐以求的。

“承蒙陛下厚待,策在此……替父親拜謝了!”

說罷,便見孫策單膝跪地,向劉琦拜道。

“孫郎起來。”

劉琦伸手請孫策起身,道:“孫郎行伍出身,勇冠三軍,莫如留在京中,朕定當重用於你,如何?”

“謝陛下隆恩!”

“至於文台公那面?”

“策願意書信一封給父親,向父親闡明陛下的心意。”

“啊,那就最好了。”

劉琦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隨後又看向周瑜:“公瑾也留在雒陽,我在尚書台給你留了一個位置,如何?”

孫策都認了,周瑜又豈能不認?

“謝陛下!”

“你們兩位這段時間,也受了不少的苦,且先下去,沐浴更衣,朕今晚在宮內設宴,與你二人痛飲!”

“謝陛下。”

“去吧。”

“諾。”

周瑜和孫策在劉琦的笑容中,緩緩地退出了大殿。

待二人走後,劉琦方才轉過身,對著大殿的另一側喊道:“出來吧。”

少時,便見張允,蔡勳,賈詡三個人一同走了出來。

他們三人適才一直都在旁邊偷聽。

劉琦轉頭看向張允,道:“孫策就在你的麾下,隨便給他個軍職,級別高一點的,但不要讓他領軍,獅兒兇猛雄烈,難以駕馭。”

張允笑道:“陛下放心,臣省得怎麽做。”

“對了,讓楊松今日從荊州來雒陽,告訴他,朕在尚書台給他也留了一個位置。”

“啊?他?”張允沒想到,劉琦居然也打算將楊松調入雒陽中樞,不過愣了半天之後,立刻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陛下英明。”

蔡勳諫言道:“陛下,孫堅乃是熊虎之徒,歷來行事狠毒,無人敢制,當年討董之前,他就敢殺南陽郡守和荊州刺史,實非等閑,如今陛下為了收攏孫堅,將揚州交付他保管,臣恐日後孫堅會割據一方,不聽朝廷管轄。”

劉琦淡淡一笑,道:“孫堅是猛虎,這事我知道,只是曹操和袁紹乃是我的大敵,我若要征討他們,孫堅那邊就不能不安撫……如今我把他兒子留在雒陽,也算是人質,大家彼此制衡一下,不出亂子就行。”

“但如今孫堅已得鎮西稻,長此以往,江南糧草不缺,孫堅豈非勢力愈強?日後就是滅了袁曹,恐其也會成心腹大患。”

劉琦看向賈詡,道:“文和你覺得呢?”

賈詡捋著須子,慢悠悠地道:“陛下,先安撫孫堅,許諾揚州於他,是對的……至於今後,呵呵不礙事,只要陛下滅了袁曹,一統天下,他縱然反了,以揚州一地而抗全國,他焉有勝算?”

蔡勳搖頭道:“可若起戰事,終歸還是勞民傷財啊。”

賈詡不急不緩地道:“到也未必,孫堅這個人輕而無備,為人乖戾囂張,慣逞匹夫之勇,這樣的人與當地的士族豪強恐難相處,早晚都會出事,或許他死不在戰場上,但時間久了,說不定就會死於小人之手了,到時候危難自解。”

張允咧了咧嘴:“賈公,我不懷疑你說的話,但是……這天底下哪有那麽多的小人?難道孫堅日後稱雄江南,為朝廷心腹,咱們不想辦法應對,天天燒香祭祖,求天底下出幾個小人,幫咱們弄死孫堅?”

賈詡捋著胡須,一臉無奈地看著張允。

“大司馬,祭天拜神,是變不出小人的。”賈詡無奈地搖頭道。

“那這小人從哪出呀……”張允正嘀咕著,突然之間,他精神一抖,似乎想到了什麽。

“文和的意思,我明白了,祭天拜神拜不出小人,但我們可以自己去培養一些小……”

“嗯哼!”劉琦突然重重地咳嗽了一聲,怒目瞪視著張允。

這眼神只把張允嚇得一哆嗦。

“這裏是德陽殿,大漢皇宮,乃是王道正統之地!爾等能不能說點……正能量的?”

“陛下恕罪。”張允急忙拱手。

劉琦使勁的用手指點著張允,氣道:“你啊!都是當了大司馬的人了!三公啊,說話的時候,這嘴……能不能有個把門的?記住,咱們這是大漢朝廷,不論何時何地,都要講究個王道正氣!”

“臣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