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眾臣議袁(第2/2頁)

大漢朝大司馬的面子還得要呢。

張允看向黃忠道:“黃將軍是我軍中的大纛,前方臨陣之事,若由漢升安排,料無差錯,司徒身為朝中第一臣,這糧草,軍械以及軍備物資的調度諸事,自當由司徒與太倉溝通妥善,在各處要地安排才是。”

這話裏話外,卻是將戰略布局以及糧秣調度的事情,全都交給了黃忠和荀攸,他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櫃了。

但也不得不說,張允的這一步也算是走對了,論及經驗和戰略眼光,這兩位確實在他之上。

黃忠轉身吩咐手下,將朝中新制造的精密沙盤拿到正廳中擺放。

他沖著眾人道:“陛下還在南方,此番下令,也只是讓我們早做準備,卻並未說要出兵,依照黃某人看,陛下是想先守後攻,便如屍鄉之戰一樣。”

說罷,黃忠在沙盤上指指點點:“依照當下局勢,袁紹暫時不來,倒是給了我們充足的時間做準備,依照本將來看,袁紹若要侵犯雒陽,必然還是要過黃河天塹,但像是上次一樣,大面積布局的派兵席卷來犯,他應該是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想來,他會奪取幾個主要的用武之地,壓縮雒陽的空間,然後逐步吞食,以竟全功。”

“依照將軍之見,袁紹會奪取哪幾個用武之地?”

黃忠道:“雒陽北面的太行山脈,袁紹怕是別想了,那裏是張燕的地頭,他想進也進去不去,進去了也轉不明白……依照黃某來看,河內懷縣、溫縣以及新鄉,應該會是袁紹下一次南侵的主要目標。”

眾人隨即將目光向著河內的地方看去。

黃忠言道:“在地域上,袁紹有河北和中原為基業,可算是對我軍采取居高臨下的壓制之勢,而針對雒陽,河北和中原若是要兩路興兵,重中之重就是要打通北地和東地的關鞘,而這三縣之地雖然都是在黃河北面,卻都臨近三河交匯之地,眾位都知道,黃河有三大支脈,第一支脈是向西的途經雒陽北部直入關中的一脈,第二支脈是向東北經過濮陽,直抵濟北,到樂安出渤海的一脈,另有一脈向東走官渡,過陳留,然後再向北去……可這三脈的會和之地,卻正好在這三縣的南面,我若是袁紹,為了東北各路能夠遙相呼應支援,也必然要取此三縣為進兵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