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賈詡攪風雲(第2/3頁)

另一方面,從西涼趕到中原的西涼軍,開始大批量的加入了戰局。

西域都護賈詡坐鎮到了黃忠的大營,與黃忠和荀攸,徐庶,滿寵等人會和,並提出了分化之計策,直接瓦解袁紹的勢力。

在賈詡看來,袁紹早在屍鄉一戰,就已經喪失了大部分元氣,根本沒有能力與劉琦再度保持勢均力敵的勢態,之所以能夠堅持到今天,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烏桓與南匈奴的支持。

鮮卑方面也是蠢蠢欲動,雖然袁紹也派人與鮮卑溝通了,但鮮卑方面還是比較有自知之明,因為鮮卑與大漢朝一直處於極端的對立,故而對於漢朝任何一個勢力的邀請,他們很自然都都會認為這是赤裸裸的利用。

當然了,漢朝方面也確實是在利用他們。

賈詡使出了他的老招數,派使者去見鮮卑和南匈奴首領,或是拉攏或是打壓,或許諾利益或是威脅,總之針對不同的對手,就采取不同的離間手段。

最終,鮮卑在朝廷的威脅下與利誘之下,決定放棄聯合袁紹,坐觀成敗,畢竟這事本身就跟他們沒什麽太大的關系。

至於南匈奴方面,剛剛上任的南匈奴單於呼廚泉本來就因為支援袁紹這件事而遭到了各部首領的質疑,而這一次賈詡另辟稀徑,不直接派人與呼廚泉所領導南匈奴王庭聯系,而是去拜訪了正在上黨附近流浪的欒提於夫羅。

於夫羅是呼廚泉的兄長,按道理來說,他才是南匈奴王庭這一代的順位繼承人,不過可惜的是,於夫羅沒趕上好時候。

他年輕時遭到了部落的內亂,顛沛流離只能離開南匈奴王庭來到中土投效孝靈皇帝,後來又歸順袁紹,不過於夫羅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主,在袁紹麾下效力的時候,又因為綁架了上黨的張楊而遭到了麹義的追殺,最終被袁紹派兵打的大敗,在並州流離。

本來是一個落魄的王子,如今卻被賈詡盯上了。

賈詡用他的身份做文章,答應幫助他奪回南匈奴單於的位置,不過需要他向大漢朝效忠。

於夫羅夢寐以求都想重新攻回王庭,只是他在外面流浪多年,既沒有實力有沒有人望,如何能夠達成?

如今得到了賈詡的聯系,於夫羅自然是知道機會來了,他立刻用全家的性命,並用十八輩詛咒賭咒起誓效忠大漢。

當然,於夫羅本身就是一個兩面三刀的小人,他的效忠在賈詡的眼中根本不值一哂,不過於夫羅的身份確實可以有大用。

若是在南匈奴王庭沒有戰事,內部卻相對安定的時節,即使用了於夫羅,也未必能夠在南匈奴王庭攪出什麽風浪。

但現在的情況對朝廷很是有利,因為呂布已經屢次三番的擊敗南匈奴王庭,令欒提呼廚泉的威望大大減弱,各部首領對他都非常不瞞。

而這個時候,雒陽朝廷承認了於夫羅的單於地位,那自然就可以動搖南匈奴的內部,然後再通過於夫羅想辦法拉攏一批南匈奴首領,讓他們內訌自攻,如此匈奴就沒有辦法幹擾大漢的內戰。

賈詡這些年在涼州,面對西域諸國,幹的基本就是這樣的事,所以說這種搞分裂對他來說,完全就是手到擒來。

他為什麽這麽厲害?沒別的,唯手熟爾。

對於賈詡來說,他還要掌控一個度。

於夫羅勢力目前還不足夠強大,所以,賈詡要用大漢朝的力量來幫助於夫羅建立自己的勢力,讓他與呼廚泉分庭抗禮,勢均力敵。

但賈詡也會注意,不可讓於夫羅的力量發展的過於迅猛了,萬一他真把呼廚泉給壓死了,那於夫羅單方面坐大的後果也不是賈詡想看到的。

針對此一點,賈詡決定不能用呂布繼續牽制匈奴了,因為呂布的性情太過激進,一個不好就容易真的扶持於夫羅將呼廚泉滅了。

賈詡派人飛馬通知劉琦,將自己的計劃都告訴了他。

當然,賈詡和劉琦還是有一定默契的,通知劉琦歸通知,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些事情不能等劉琦反應過來了,他再出手,那樣就來不及了。

賈詡找到了黃忠,讓他將呂布先行征調回來。

然後,他思慮再三,決定用出生於並州雁門的張遼,代替呂布,去負責協助並監督於夫羅。

另外,賈詡又讓馬超率領一部西涼鐵騎,從側面協助張遼,共同進攻呼廚泉。

……

賈詡在北方的一系列動作,很快就傳到了中原,這促使中原的投降之風更甚。

匈奴是袁紹的一條臂膀,而鮮卑則是袁紹下一步進兵的指望,如今他現在的臂和未來的翼都被賈詡砍斷了,試問袁紹還靠什麽繼續維持北方的戰線。

消息傳到李氏家族之後,李氏家族的人慌了。

情況都如此明顯了,李進還敢跟朝廷硬抗?他能抗的起,族中的人可沒膽量用腦袋陪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