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北攻(第3/3頁)

只要是水戰,南軍相比於北軍就擁有巨大的優勢。

袁紹方面,以顏良文醜總督三軍,分管各處渡口。

張郃,韓猛,牽招,於禁,樂進等將領,分別往來在各處渡口征戰。

這些將領的配置也是極為豪華,但是讓人無奈的是,這些將領沒有一個人擅長水戰。

反觀南軍方面劉琦用南方的水軍,並讓甘寧,婁發等人督促水軍在黃河上往來縱橫,水戰實力相差懸殊。

在開戰之前,劉琦也問孫堅借來了幾名江東將領,包括董襲,徐盛,周泰等人。

劉琦不著急讓三軍將士渡河,他只是利用南軍強大的水軍,再配備上這些優秀的水戰將領,往來縱橫,在長黃河上來回劫持各處渡口,焚燒對方的船只,並牽制對方的兵將讓他們不斷的輾轉騰移。使用疲軍之策,消磨對方的銳氣。

張郃與韓猛等人疲於奔命,被甘寧、孫策、周泰等人耍的團團轉,他們在岸上,不能捕捉對方的行動,可一旦下了水裏,更是被漢軍的水軍打的體無完膚。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時間一長,援軍駐守在河岸邊的將士們士氣大幅度的跌落。

各處渡口的形勢也非常緊張,每一個袁軍士兵都神經兮兮的,但凡河邊稍有動靜,他們便如同驚弓之鳥一樣。渾然不知當如何應對?

袁紹此時並沒有親臨前陣,但是黃河邊的消息不斷的傳到他那裏,袁紹心中有氣,可偏偏又拿漢軍沒辦法,誰讓他手下的兵士們不熟悉水戰呢?

就在袁紹頭疼的時候,曹操和郭嘉向他舉薦了一個人。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袁紹麾下的大將麹義。

論名聲,在河北諸將中麹義的名聲不比顏良、文醜等人差。是袁紹用他用的並不是很順手,因為麹義這個人的心氣兒實在太高。

當年破公孫瓚的時候,麹義的功勞是最高的,袁紹給麹義的獎勵以及封賞也並不低,但並沒有達到麹義的要求,因此麹義曾多次出言不遜,惹的袁紹差點沒殺了他。

說起來也是趕巧,袁紹要殺麹義的時候,正好趕上曹操和袁紹要一同建立新朝,曹操到了河北之後,向袁紹建言,留下麹義。

曹操在河南的時候就聽說過麹義的大名,知道此人的能力極強。

曹操有曹操的想法,他認為留下麹義,或許日後對付劉琦時是一個有利的幫手。

袁紹雖然有殺麹義之心,但也並不是特別的濃烈,經過曹操的一番勸諫和安撫後,他將這個念頭壓了下來,並按照曹操的要求善待麹義,但是卻一直也沒有再次重用他。如今形勢危急。

曹操認為,重用麹義的時候到了。

經過曹操的一番據理力爭。袁紹終於答應了曹操的請求。

袁紹火速將麹義調往前線,讓麹義負責統籌安排三軍進攻渡河的漢軍。

麹義這個人也很是高傲,他一開始甚至都沒有搭理袁紹。

後來經過同僚和手下的勸諫,麹義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

麹義的戰法和旁人並不一樣,他不擅長耍陰謀詭計,而是習慣性的用兵陣以及強大的實力來碾壓對手。

說白了,就是一個喜歡攀科技樹的將領。

麹義用河北工匠抓緊時間建造了大批量的井闌,並將河北的強弩盡屬調出,沿著黃河排布了強大的防禦工事。

麹義的策略是有用的,對於機動性極強的漢軍水兵來說,這樣的防禦是就是他們天生的克星。甘寧、孫策、周泰、董襲等人輪番在渡口被麹義的弓弩井闌陣打的大敗,損失頗重。

消息傳到後方劉琦處,劉琦聽了這個消息之後不由大為震怒。

自己休整了一個冬天,本來尋思要勢如破竹的攻克黃河,哪曾想居然被麹義阻攔了?

南朝兵精將勇,豈懼一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