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故事(第2/2頁)

他嘆了口氣,緩緩開口,而諸葛宛陵也就這麽靜靜地聽著,時不時地喝上兩口茶,兩人之間看起來到倒真像是融洽的朋友了——如果說劉德肯放開古劍那一直散發著森然冷冽氣息的劍柄的話。

“我想跟你說一個人的故事。”

劉德道:“這個人……出自荊吳,名字叫姚離。四年前,這個人在荊吳也算是有那麽點才名,但四處碰壁,想找那些大士族收留,卻根本沒人看得上他。他那時已經快三十歲了,胸中壯志卻不得施展,很快又花光了積蓄,只能在酒肆裏當個店小二,做著他平日最看不上的跑堂之事。”

“他本以為自己這一生也就如此度過了,畢竟在荊吳,選官用官都與士族背景息息相關,他這樣的寒門布衣,要想有朝一日進入朝堂,也必須依附於這些士族。”

“可就算是追述到祖上十代親戚,也跟那些士族大家扯不上關系,而在士族的眼裏,像是他這樣的人,就如同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就多花時間看他一眼的耐心都奉欠。想要出頭,幾乎就是癡人說夢。所以他也就安心地坐著個店小二,每個月拿著那點月錢,喝著自己釀的烈酒,罵罵當朝者,甚至一氣之下,打算把自己那些書籍都給燒個精光。”

“可偏偏就在這時候,有人卻找上了他。那人剛剛進客棧的時候,姚離還在火盆裏撥弄著自己正在焚燒的‘聖賢書’,萬念俱灰之下,只想一頭就撞死在酒肆裏。那人當時就說,自己可以提供幫助,讓他實現抱負。姚離當然是大喜,以為自己這匹好馬終於遇見了伯樂,然而這個人下一句卻是讓他愣了。那人說,自己確實可以幫助他實現抱負,但卻不是在荊吳,而是在北方。”

“換做其他人,只怕當時就會覺得這個人只是無聊拿他尋開心的,畢竟他每日在歇息的時候總是會高聲說些旁人聽不懂的‘政典’、‘兵法’,左鄰右舍都說他是個‘嘴上丞相’,就連酒肆老板也時不時地罵他‘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他的郁郁不得志,早就不是什麽秘密。”

“他當時聽見那人的話,也一下子以為來人只是想拿他尋開心,正好他喝了不少酒,當即就想戒酒發瘋,跟來人打上一場。可或許看著自己燒掉的那些書籍,或許是心裏的那些堅持還沒真正死去,他沒有貿然下手。他問:如果他願意去北方,是否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那人回答:只要你去,你得到的東西會比你想得還要多。”

“那天姚離真就拋下了一切,就連自己在客棧幹了半月活計的月錢都沒有要,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建鄴城裏,整個荊吳都沒有了他的音訊。”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裏,但幾個月後,長城卻多了一位同樣叫姚離的士兵,這個士兵雖然出身低微,但卻通讀兵書,膽大心細,很快就被上面的看重,不出一年,他的職位竟擢升到了射聲校尉,然後他的才能慢慢被路明所看重,再過一年,就成了路明的副手。”

“路明那時候已經是木蘭將軍的得力下屬,領衛將軍銜,可參與長城軍政。而能被他看重,足可以證明這個姚離確實是胸有壁壘之人。而正因如此,路明每次談及軍政,都會召他一起商量,兩人關系親密,足可以稱得上是手足兄弟。”

“那時候長城的糧草已有不濟,木蘭將軍則是派出路明,先是拜訪我國,然後又拜訪了墨家,最遠還到過唐國。然而除了我國之外,墨家忙於內鬥,晾著路明三天,竟連召他進殿的意思都沒有,唐國雖說待若上賓,卻絕口不提任何有關於糧草援助的事情。”

“路明一氣之下回國,這才有了木蘭將軍親自南下。而路明不忿這天下對長城的冷漠,便與姚離擬定了計劃,想要引得這天下再度生亂,借此來加快統一的速度。路明是主謀,而這位姚離則是執行者。”劉德說到這裏,深深地看了諸葛宛陵一眼,“這個計劃最終導致了路明被木蘭將軍流放,你知道的吧?”

這個計劃,自然說的就是高長恭從木蘭那裏得到的答案。

“聽說過一些。”諸葛宛陵平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