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兵諫”的結局(第2/2頁)

不過國主李求凰明發詔令,饒恕這一萬人的罪過,所以他們的性命倒是無虞,至於將來是會被打散加入各個軍隊,還是從另找一人領軍,這就得看朝廷的商議結果了。

“所以,這七萬大軍到底是從哪裏來的?怎麽會在一夜之間就兵臨城下?”秦軻問道。

高易水坐在椅子上,美美地喝了一口茶,笑著道:“他們聲稱是得到了詔令,三日內必須趕回定安城,拱衛王都。不過嘛……這三日到底是哪三日……只怕就十分微妙了。”

秦軻不明白:“什麽意思?”

高易水無奈地看著他,心想聽阿布說,這家夥在太學堂呆了也有些日子,可對於軍政之類的事情怎麽還是這般一知半解的模樣?

而景雨溫和地解釋道:“征南騎軍雖然行軍速度很快,但再快也不可能在幾個時辰內跨越數百裏直到定安城下,如果說是王宮中兵諫發生之後,李求凰才派人出城送信求援,先不說當時李岐早已經派了軍力掌控了整座定安城的大門,幾個時辰之內,就連送信的人都未必能到達九原城,何來的七萬大軍?”

秦軻試探著道:“所以……這七萬大軍,早就已經出發了?”

“只能這麽解釋。”景雨道:“或許……楊太真從一開始就知道昨晚會出事,所以早在三天前就以李求凰的名義提前召了征南軍前來,以備不測。”

高易水贊嘆一聲:“還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只怕李岐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前腳包圍了宮墻,結果後腳甚至有人把整座定安城都給圍住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他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領著軍隊死戰,最後死在定安城內;這二嘛……自然就是束手就擒了,雖然他仍然會死,但那一萬定安軍,還能保全。”

“楊太真。不是個簡單的人。”景雨頓了頓,把那封帛書在燭台上點燃了,又放進火盆之中,“一個女子,縱然有李求凰的百般縱容,可她能在唐國朝堂上站穩腳跟,甚至越俎代庖地去替李求凰發號施令,本就證明她有治國之能。”

高易水點頭道:“蔡邕還是小看了她。”

景雨搖搖頭,道:“未必是小看了她,只不過……蔡邕他終究是邁不過‘忠’這個字,哪怕沒有李岐那一萬人又如何?三千死士,一半的禁軍,已經攻到了大殿之外……未必沒有機會啊!只要能殺死楊太真和王雲,楊黨自然潰散,就算征南騎兵到了,也已經無力挽救大局……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