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虎豹之子,可以食牛(第2/3頁)

反倒是墨家騎兵現如今對於他們兩人的態度已經有了天翻地覆般的改變。

公輸家在錦州素有名望,秦軻這個表面上的假姑爺,本就是讓他們信服的對象,所以王玄微才把這份擔子交給了他,而有錦州城內的公輸胤雪、蔡琰、高易水等人在,除非是真的大勢已去,不怕他會一個人脫逃。

之前看到過分年輕的秦軻與阿布,墨家騎兵們表面上看起來是服從他的,但實際上對他還是抱著幾分懷疑。

在軍中,所有人只會服從強者,沒有哪一份信任和尊敬是憑空而來,都需要靠著血與火的磨洗,才能綻放出光芒。

直到今天親眼見識了秦軻他們誘敵、偽裝、破陣、包圍這一連串的計謀之後,眾人才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地願意追隨這兩位年輕人。

有句話說:虎豹之子,雖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氣。

秦軻從小在諸葛臥龍的教導之下成長,列國征伐的故事他聽了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加上太學堂裏數月的磨洗,與高長恭一路巡視大江下遊,去唐國等等……或許他自己尚未察覺,可其實他在各方面都已經大有長進。

而阿布更是從一開始就是太學堂裏出類拔萃的學子之一,這座學堂,是諸葛宛陵專門用來培養日後荊吳精英的地方,教授的都是治國用兵之道,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從太學堂走出來的學子們都會在荊吳的官場、軍中承擔足夠重要的職位。

這樣的兩個人,本就不是普通將領可比,像先前的唐國的將領和鐵東南那樣的人,或許入軍多年,也算是懂得一些軍陣兵法,卻終究沒有深入鉆研,丁將軍更是在關鍵時刻沉不住氣,功利心太重,敗落也是理所當然。

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大勝之後,原本還在擔憂明日何去何從的墨家騎兵一下子振作了起來,整個軍中都蔓延著一股蓬勃自信的味道。

只因為他們相信,有秦軻和阿布兩人帶著他們,或許他們做不到再沖破一次十萬大軍,可一路去到大明山與王玄微會合絕對沒有問題。

稍微休整之後,軍隊踏上征程,這一次,兩千五百名騎兵幾乎全數換上了唐軍甲胄,徹底地變成了一支“唐軍”。

同時,整支部隊在阿布的安排下分成了兩隊,一隊居於前方,一隊則把守後方,相互呼應。

而在這兩支隊列的中段,運送著糧草或者載著傷兵的馬車陸陸續續跟上。

這些馬車都是之前唐軍運送糧草的板車,雖說秦軻等人一開始氣勢洶洶地沖進糧隊裏放了一把大火,燒毀了不少糧草,但這麽做的目的只是為了在唐軍方陣之中制造混亂罷了。

阿布望向身後的那些糧車,眼中有幾分喜色:“糧草燒了一半,這番清點完了之後還有這麽多,應該夠我們吃上半個月。省著點的話,或許堅持一個月也可以。”

“再怎麽慢,一個月也該到目的地了。”秦軻點了點頭。

其實這批糧草裏最重要的,是馬草。

墨家騎兵不過兩千五百余人,然而戰馬卻有近九千匹,這些戰馬每日奔馳,自然要吃東西,如果一直餓著,先不說能不能上陣打仗,只怕在半路上都得累癱了。

可為了突破十萬大軍的防禦,什麽糧草什麽輜重,他們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半分都沒帶,也就是身上幾包幹糧幾只水囊、一些用來清洗傷口用的烈酒。

一直以來這些戰馬只能在路上臨時吃一些野草,雖然暫時沒有呈現出萎靡之色,但假若繼續得不到精料喂養,這些戰馬很快會掉膘,到時沖鋒起來,很難保持如今這樣“四蹄如雷”的威猛了。

秦軻和阿布商討之後,大概猜到從一開始,王玄微就沒把這當成一個問題,在他眼裏,這些戰馬不過都是消耗品,一旦跑不動了,索性就地斬殺,還能充當口糧支撐許久。

“我在想……我們現在拉上這麽多糧草輜重,是不是有些違背了王將軍的初衷……”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阿布坐在馬上一陣苦笑,“這樣一來,我們的速度會變慢很多,去大明山大概要花費更多時間了。”

“那也怪不得我們。”秦軻安慰道:“他人都不見了,我們哪兒能知道他心裏是怎麽想的。真沒了糧食,靠殺馬又能堅持多久?到時候我們一群騎兵弄得跟乞丐遊民似的,別說跟人正面對戰,怕是一個照面都得潰敗下來了。”

他是餓過肚子的人,所以他十分清楚,當人餓了超過五天,整個人都像是飄起來的,腳下踩著厚重的黃土卻猶如身在雲端,一步三搖,這樣的狀態,別說去打仗,就是跟人吵嘴都喊不響亮。

“說得也是。”阿布無奈地搖搖頭,“來墨家之前,可沒想到會遇上這樣的事兒。你說,我們要是回了荊吳,別人問起來,我們應該怎麽說?我們這段時間在做什麽?你吧,將軍不是將軍,小兵不算小兵的。我呢,也沒一官半職,就連墨家人都不算。結果我們兩人卻得帶著這兩千多人翻山越嶺,還得跟唐軍打仗……”